1. 女婴,4个胃,出生后有窒息,出现双侧马蹄内翻足畸形,腰椎X线片显示S1隐裂,足趾运动欠佳,双侧跟腱反射(+),双侧Babinski征(-)。首先应考虑的诊断为
A.脑瘫
B.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C.麻痹性马蹄内翻足
D.脊髓拴系综合征
E.脑瘫合并马蹄内翻足
【答案】B
【解析】根据:出生后有窒息,不能诊断患者有脑瘫。
脑瘫患儿的临床表现大多开始于婴儿期,呈非进行性,但若未能获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将会发生肌腱挛缩,关节畸形,致使症状加重倾向并使异常姿势反射和运动模式固定下来,帮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下列症状有助于脑瘫的早期诊断:
①小儿出生不久经常少哭、少动、哭声低弱,过分安静。或多哭、易激惹、易惊吓或反复出现尺跳。
②生后喂哺困难,如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口腔闭合不佳。
③动作不协调、不对称、随意运动很少。
④经常出现异常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和动作模式。
⑤运动发育落后。例如,3-4个月小儿俯卧位不能竖头或竖壮举不稳;4个月后仍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双手常握拳,不会握住小棒,不能将手伸入口中吸吮;6-7个月仍不能翻身和独坐片刻;扶站时以足尖着地或双腿屈曲不能负重,或两下肢过于挺直,交叉等。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诊断依据:
①婴儿出生后即有一侧或双侧足部蹠屈内翻畸形。
②足前部内收内翻,距骨蹠屈,跟骨内翻蹠屈,跟腱,蹠筋膜挛缩。前足变宽,足跟变窄小,足弓高。外踝偏前突出,内踝偏后且不明显。
③站立行走时蹠外缘负重,严重时足背外缘负重,负重区产生滑囊炎和胼胝。
④单侧畸形,走路跛行,双侧畸形,走路摇摆。
⑤X线摄片:距骨与第一蹠骨纵轴线交叉成角大于15°,跟骨蹠面和距骨纵轴线夹角小于30°。
2. 关于胰腺解剖正确的是
A.胰腺是人体最大的腺体
B.胰腺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和肝动脉
C.胰头部的淋巴汇集到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D.胰腺钩突包绕着下腔静脉
E.胰腺的外分泌不受迷走神经支配
【答案】C
【解析】
A.胰腺是人体最大的腺体: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
B.胰腺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和肝动脉:胰腺血供主要来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
C.胰头部的淋巴汇集到胰十二指肠淋巴结:正确。
D.胰腺钩突包绕着下腔静脉:胰头的下部常向左伸出一胰块称钩突,延伸至肠系膜上血管的后方。肝门静脉起始部多位于胰头后方,位于胰头后方的还有下腔静脉和右肾血管。
E.胰腺的外分泌不受迷走神经支配:胰腺的外分泌受迷走神经支配。
3. 男性,60岁,近1个月自感右肢沉重酸胀,右踝部水肿,踝内上方片状脂肪坏死,色素沉着。最可能诊断是
A.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B.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C.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D.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E.多发性大动脉炎
【答案】D
【解析】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1)久立后感下肢沉重,发胀,易疲劳;
(2)站立时下肢静脉扩张(沿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分布);
(3)晚期可出现下肢皮肤营养障碍,浅表溃疡;
(4)下肢静脉机能检查:
①屈氏试验(Trendelenburg test): 判断隐股静脉瓣膜功能和交通静脉瓣膜功能;
②潘氏试验(Perthes test):阴性表示深静脉通畅,阳性表示深静脉不通畅。
③伯氏试验(Pratt test):检查交通静脉瓣膜功能是否正常;
(5)超声检查除外深静脉功能不全及深静脉血栓后遗症;
(6)静脉造影:目前诊断下肢浅、深和交通静脉系统病变的“金标准”,它包括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和曲张静脉造影两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