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重点辅导:中药药剂学发展历史

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夏禹时期已经能酿酒,同时发现了曲(酵母),开始有多种药物浸制而成的药酒。

商代前,伊尹首创汤剂,并总结了《汤液经》,为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汤剂延用至今仍是中医用药的首选剂型。

战国时期,我国现存第一部医药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灵枢》)各9卷]问世,可谓中药药剂学的先导。 秦、汉时代是我国药剂学理论、经验与技术显著发展的时期。东汉末年,著名医药学家张仲景撰写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8卷,医学 全在.线提供书中第一次提出“成药剂”的概念。 唐代医药事业发展成绩显著,药王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分别收载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炙剂等多种剂型。。

宋、元时期是我国成药得到很大发展、中药制剂初具规模的时期。宋熙宁九年,太医局设立“熟药所”,负责制药和售药。制药者名为“和剂局”,并由官方编写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明、清时期医著颇多,中药成方及其剂型也有相应的充实和提高。如明朱柿著《普济方》,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王肯堂著《证治准绳》,陈实功著《外科正宗》,清代吴谦等著《医宗金鉴》,吴尚先著《理瀹骈文》为外用膏剂之大成。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