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真热假寒
A.真热假寒
B.假热真寒
C.寒热错杂
D.反佐药
E.四气
学员提问:请老师反佐药是什么意思?
答案与解析:此题选D。
佐药:意义有三:一为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为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中药学】
对应气病辨证的有
A.解表、发表、温里、攻里
B.补虚、泻实
C.补气、行气、降气、敛气等
D.散表热、清里热、散表寒、散里寒等
E.散风、祛寒、清暑、渗湿、燥湿、化湿、润燥、清热、泻火、解毒
答案:C
答案解析:针对气血津液辨证的功效: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气血津液辨证的气、血、津液病证辨证相对应。如对应气病辨证的有补气、行气、降气、敛气等;对应血病辨证的有养血、活血、止血、和血、摄血等,对应津液辨证的有生津、保津、化痰、涤痰、化饮、逐饮、利水、逐水等。
【中药学】
关于四气,下面哪些是正确的
A.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B.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C.四气是从药物作用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D.四气与所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
E.四气的本质只有寒热二性
学员提问:请老师,E有点不懂?
答案与解析:此题选A, B, C, D, E。
一、含义: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得寒热温凉四处药品性,它反映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二、确定依据: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1、能够减轻或消除热症的药物, 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石膏、板蓝根。
2、能够减轻或消除寒症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如附子、干姜。
三、 所示效用:
1、治疗作用:四气从本质而言只有寒热二性,凡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到作用,凡温热药物,即表示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作用。
2、不良反应:四气对人体作用具有两面性,倘若应用不当即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四 、阴阳属性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在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中药学】
能补气升阳的药物是
A.黄芪
B.柴胡
C.人参
D.升麻
E.西洋参
学员提问:请老师是否人参治亡阳证补的是元气,而不是阳气?
答案与解析:此题选A。
人参大补元气,补益脏气,重点在补气,多用于气虚证。
升阳,多是针对与气陷证而言,多用于气虚所致的脏器下垂。
这道题的题目能“补气升阳”的药物,实际可以理解为“能够补气治疗脏器下垂的药物”。“气虚”是本,“脏器下垂”是标,这道题问的是可以标本兼治的药物。
人参可以补气,但不是所有补气的药都可以治疗脏器下垂。
【中药学】
苦的效用包括
A.能涩
B.能缓
C.能坚
D.能泄
E.能燥
学员提问:请老师请解释为何选CDE?
答案与解析:此题选CDE。
1.治疗作用:能泄、能燥、能坚。能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燥显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即泻火存阴,二指坚厚肠胃。
2.不良作用:能伤津、伐胃。
【中药学】
既善凉血止血,又善活血祛瘀,且炒炭与生用功异的中药是
A.茜草
B.丹参
C.小蓟
D.白及
E.白茅根
学员提问:请老师茜草炒炭与生用有什么不同?
答案与解析:此题选A。
茜草既善凉血止血,又善活血祛瘀,且炒炭与生用功异。炒炭善化瘀凉血而止血,治血瘀夹热之出血;生用则活血凉血而化瘀通经,治血瘀有热之经闭痛经及跌打瘀肿。
【中药学】
清泄的含义
A.玄参味苦,质润性寒,为清凉滋润解散之品,善清解火毒、消散肿结
B.代赭石味苦,降逆,治呃逆呕喘常选
C.黄连、栀子昧苦,能清热泻火,治火热内蕴或上攻诸证
D.大黄苦寒,泻热通便,用于热结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