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答疑周刊》第1期

【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品注册申请包括( )

A.新药申请

B.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申请

C.进口药品申请

D.补充申请

E.检验申请

学员提问:E为什么不对?

答案与解析:本题答案为ABCD。药品注册申请包括新药申请、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申请、进口药品申请和补充申请。

新药申请,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的注册申请。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症的,按照新药申请管理。

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申请,是指生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颁布正式标准的药品的注册申请。

进口药品申请,是指境外生产的药品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注册申请。

补充申请,是指新药申请、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申请或者进口药品申请经批准后,改变、增加或取消原批准事项或者内容的注册申请。

【药理学】先天性遗传异常对药物的药理学作用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口服吸收速度不同

B.药物体内生物转化异常

C.药物体内分布异常

D.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障碍

E.以上都有可能

学员提问:请老师讲解一下为什么选E?

答案与解析:答案选择E。影响药物治疗作用的因素除了药物因素外,机体因素是另一重要的方面,机体方面的因素主要涉及年龄、性别、遗传、精神及病理状态等;其中药物作用的个体差异是由于遗传因素对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产生影响所致。

药物体内过程,特别是生物转化过程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从而引起药动学差异。如抗结核病药异烟肼的肝乙酰化代谢速率受遗传因素影响,使人群对异烟肼的代谢分为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前者异烟肼半衰期短,血药浓度较低,尿乙酰化代谢较高。药动学的差异可表现为:口服吸收速度不同、药物体内生物转化异常、药物体内分布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是参与红细胞代谢的一种重要酶,其缺陷可导致红细胞代谢障碍而引起溶血性贫血,大多是遗传性疾病,即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障碍;某些患者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当服用伯氨喹、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时,引起溶血性贫血。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何种途径给药可产生首过作用( )

A.口服

B.鼻内滴入

C.静脉注射

D.舌下含服

E.气雾吸入学员提问:什么是首过作用?

答案与解析:本题选A。医学.教育.网原创。

首过效应(FirstPassEffect),又称首过作用、第一关卡效应、首关效应,是指药物被吸收后未到达全身循环之前即被代谢的现象。

可分为三种:①肝首过效应。口服药物后即可发生,如果静脉或舌下给药则可避免。②肠道首过效应。③肺首过效应,极个别药物,如氯仿等。

大多数口服药物后会同时发生消化道和肝脏的双重首过效应。如硝酸甘油,口服虽然能完全吸收,但通过肝脏时,90%被谷光甘肽和有机硝酸酯还原酶系统灭活。因此硝酸甘油都是舌下含服,它可直接由口腔粘膜吸收后进入上腔静脉,再到体循环,而不经肝脏就可发挥疗效。因此舌下含服1~2分钟即可出现治疗作用。

【中药学】苍术配伍黄柏主治的病证是( )

A.湿盛呕吐证

B.风寒湿痹痛证

C.湿热淋证

D.食积腹痛泄泻

E.湿热足膝肿痛

学员提问:为什么是E不是C?

答案与解析:本题选E。医学.教育。网原创。

苍术的主治病证:1.湿阻中焦证,痰饮,水肿。2.风寒湿痹,表证夹湿。3.湿热下注之足膝肿痛、痿软无力。4.夜盲,眼目昏涩。

【中药鉴定学】麻黄的粉末特征是( )

A.表皮细胞外壁布满颗粒状细小晶体

B.气孔特异,内陷,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形

C.纤维狭长,壁厚,表面附众多细小的砂晶和方晶

D.含晶鞘纤维

E.角质层呈不规则条块状

学员提问:老师,快,麻黄含晶鞘纤维吗?记得老师讲课是说嵌晶纤维,嵌晶纤维不是晶鞘纤维吗?

答案与解析:本题答案为ABCE。麻黄粉末特征:草麻黄:棕色或绿色,气微,味涩、微苦

1.表皮细胞呈类长方形,外壁布满颗粒状细小晶体;气孔特异,内陷,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听筒形;角质层极厚,常破碎,呈不规则条块状,有的呈乳头状突起

2.纤维木化或非木化,狭长,壁厚,胞腔部明显,壁上附有众多细小的砂晶和方晶

3.棕红色块状物不规则形。

所以D的说法是错误的。

【中药化学】所列溶剂或基本结构相同的化合物按极性增大的排序,正确排列为( )

A.己烷(石油醚)、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B.烷、烯、醚、酯、酮、醛、胺、醇和酚、酸

C.正丁醇、石油醚、水

D.水、乙醚、胺

E.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b?

答案与解析:本题答案为B。常用溶剂作为展开剂的极性大小顺序为: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甲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酮<正丙醇<甲醇<吡啶<酸;故AE正确;分子极性与其化学键有关,极性越大,其水溶性越强,反之,其极性越小,水溶性越弱,这样B项"烷、烯、醚、酯、酮、醛、胺、醇和酚、酸"的极性由小到大就很容易理解了。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