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杆菌科是由多个菌属组成,其生物学性状相似,均为革兰阴性杆菌。大多数肠道杆菌属于正常菌群,作为条件致病菌而引起疾病。其中包括常引起腹泻和肠道感染的细菌(埃希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耶尔森菌属)和常导致院内感染的细菌(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多源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菌属和摩根菌属),以及一些在一定条件下偶可引起临床感染的细菌。
根据《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1984年)将肠杆菌科的细菌分为20个属即埃希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哈夫尼亚菌属、爱德华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屑、耶尔森菌属等。
1.形态与染色
革兰阴性杆菌,其菌体大小为(1.0~6.0)μm×(0.3~1.0) μm.多数有周鞭毛,除外志贺菌属、克雷伯菌属、鼠疫耶尔森菌和EIEC无鞭毛。均不形成芽胞,少数菌属细菌可形成荚膜。
2.培养: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并形成中等大小的S型菌落,液体培养基中呈混浊生长。
3.生化反应: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 乳糖发酵试验: 肠道非致病菌 +,肠道致病菌 -(除外变形杆菌)。肠杆菌科定科试验主要项目是革兰阴性杆菌、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4.抗原构造:包括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抗原(如Vi抗原、K抗原)3种。 5.变异:包括菌落S~R变异,鞭毛H~O变异和耐药性或生化反应性质的改变。
5.抵抗力:不强。加热60℃,30分钟即被杀死。不耐干燥,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对低温有耐受力,能耐胆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