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男性,24岁,剧烈上腹痛3天曾呕吐2次,发病前有暴饮暴食史,并饮白酒200ml.病人被怀疑有胰腺炎,应首选哪项实验室检查
A.血清淀粉酶
B.血清脂肪酶
C.白细胞计数
D.淀粉酶、肌酐清除率比值
E.血清正铁血白蛋白
答案及解析:B
本题争议主要是在A与B之间。
血清淀粉酶和血清脂肪酶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指标。
脂肪酶是分解脂肪的酶,临床上测定血清脂肪酶主要为了诊断急性胰腺炎。
血清脂肪酶病理性升高:
(1)急性胰腺炎:可持续升高10~15天;
(2)胰腺癌和胆管炎时也常常增高;
(3)脂肪组织破坏时如骨折、软组织损伤手术后可轻度增高;
(4)个别慢性胰腺炎、肝癌、乳腺癌的病人也增高。
血清淀粉酶升高最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在发病后2~12h活性开始升高,12~72h达峰值,3~4天后恢复正常。
解答本题主要看检查时限,血清脂肪酶病理性升高持续10~15天,而血清淀粉酶3~4天后可恢复正常,所以选B。
【心血管系统】女性,28岁,风心病10年,心房颤动史3年,长期服用地高辛治疗,停经3个月,诊为早孕。1周来恶心、呕吐、纳差就诊。体检:心脏增大,心率70次/分,律不齐。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向左腋下传导并可及舒张期杂音。胸骨左缘2~4肋间2/6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室性早搏。本例心脏瓣膜病应诊断为
A.二尖瓣关闭不全伴相对性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狭窄兼关闭不全伴肺动脉高压
C.尖瓣狭窄伴肺动脉高压
D.二尖瓣窄漏伴主动脉瓣狭窄
E.二尖瓣狭窄伴二尖瓣关闭不全
答案及解析:B
从题中患者的心脏听诊杂音特点看,既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又有狭窄,P2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考虑为B。
相关参考信息:
二尖瓣狭窄
心尖搏动正常或不明显;心尖区S1亢进,是隔膜型二尖瓣狭窄的特征,若瓣膜增厚粘连严重、发生纤维化和钙盐沉积时,则瓣膜僵硬,活动能力减弱,S1减弱甚或至消失;二尖瓣开瓣音,是二尖瓣狭窄听诊的特征性改变,在心尖区和胸骨左缘3、4肋间最易听到,当二尖瓣叶纤维化或钙质沉积,弹性减弱或消失时,二尖瓣开瓣音消失;心尖区舒张中晚期低调、隆隆样、呈递减-递增型的舒张期杂音,常伴有舒张期震颤,是二尖瓣狭窄最典型的体征。一般是狭窄越重,杂音时限越长,但严重狭窄时却听不到舒张期杂音,称“哑性二尖瓣狭窄”,是由于通过狭窄瓣口血流量很少所致。
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搏动明显,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搏动。
心音: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时,S1减弱或不能听及;由于左室射血期缩短,主动脉瓣关闭提前可致S2分裂,吸气时明显;严重反流心尖区可闻及S3,卧位时易听到;S4为最常见体征。P2亢进或分裂。
【内分泌系统】男性,65岁,身高160厘米。体重60kg,尿糖(-),糖耐量试验结果为空腹血糖5.0mml/L,1小时7.6mmol/L,2小时7.0mmol/L,3小时5.4mmol/L,应考虑为
A.可诊断为糖尿病
B.可排除糖尿病
C.糖耐量低减
D.肥胖伴糖耐量低减
E.以上都不是
答案及解析:B
此题考察的是对糖耐量试验方法及相关诊断原则。
糖耐量试验,也称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有静脉和口服两种。
试验的方法:
(1)试验前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有正常的体力活动至少3天。
(2)过夜空腹10~14小时。
(3)试验前禁用酒,咖啡,茶,保持情绪稳定。
(4)上午8:30以前抽空腹血,然后饮用含75克葡萄糖的水250~300毫升,5分钟内饮完。
(5)饮糖水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各抽血一次,测定血糖值。
糖耐量试验正常值:空腹3.9~6.1mmol/L,1小时血糖上升达高峰<11.1mmol/L,2小时下降<7.8mmol/L,3小时下降在空腹值。
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可确诊糖尿病。
据此判断患者可以排除糖尿病,答案选B。
【儿科学】脱水的小儿在补液过程中,液体瓶中仅剩250ml液体,欲加10%氯化钾,则可加多少
A.7ml
B.8ml
C.9ml
D.10ml
E.11ml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A.
在补钾时氯化钾制剂为10%溶液不可静脉直接推注,以免心肌抑制而死亡。一般用0.2%的浓度静脉注射,最高浓度不超过0.3%.也就是1000ml溶液最多不能超过3ml氯化钾。250ml则为0.75ml氯化钾。则10%氯化钾为7.5ml.因不能超过7.5ml,则答案选择A.
【内科学】男性,59岁,咳嗽,咳痰6年,心悸气短2年。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桶胸,双下肢轻肿,肝颈回流征阴性,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腹水征阴性。血气:PaC02 56mmHg,Pa02 49mmHg,pH7.56,该患者应诊断为
A.慢性支气管炎
B.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C.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呼吸衰竭
D.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期
E.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心肺功能代偿期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C.
男性,59岁,咳嗽,咳痰6年,心悸气短2年(提示慢支,可能已有心功能不全)。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提示体循环淤血,右心功能不全),桶胸(提示阻塞性肺气肿),双下肢轻肿,肝颈回流征阴性(提示右心功能不全),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提示肺动脉高压),(医学教 育网编辑整理)腹水征阴性(提示还没有发展到心源性肝硬化)。血气:PaC02 56mmHg,Pa02 49mmHg,pH7.56(诊断为Ⅱ型呼衰,有碱中毒,可能是因为气促导致的通气过度,亦可能是其它原因,如利尿剂的使用)。
【内科学】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病程第6天尿量80ml/d,血压l86/110mmHg,面浮肿,体表静脉充盈,双肺底有散在湿?音,此时在治疗上应采取下列何组措施为好
A.严格控制输液量,高效利尿剂,早期导泻、降压
B.采用平衡盐液,降压,促进利尿,导泻
C.采用高渗葡萄糖液,降压,利尿
D.采用利尿合剂,纠正酸中毒,扩血管药
E.纠正酸中毒,降压,激素,利尿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A.
患者处于少尿期,此时易发生高血容量综合征,故选A.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上表现为三大主症(发热、出血、肾功衰竭)和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在发热期有三痛症状:全身酸痛、头痛、腰痛及眼眶痛。
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
1.发热期:多为突起高热,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三痛”,即为头痛、腰痛和眼眶痛。
2.低血压休克期:多数患者出现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此期容易发生DIC、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3.少尿期:常继低血压休克期出现。主要表现尿毒症,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发生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
4.多尿期:此期新生的肾小管吸收功能尚不完善,尿素氮等物质引起的渗透性利尿,使尿量增多。(医学教 育网编辑整理)此期若水电解质补充不足或继发感染,可以发生继发性休克。
5.恢复期:经过多尿期后,尿量逐步恢复为2000ml以下。少数患者可遗留高血压、垂体功能减退、心肌劳损等。
高血容量综合征发生的基础是肾小管功能严重受损,GFR下降,少尿。循环系统因尿少和体液过负荷,表现为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同时病毒诱发各种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了肾脏的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激活RAS系统等。在此时表现为水过多、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钠血症。
【内科学】某病人轻度肥胖,空腹血糖5.6mmol/L,口服葡萄糖75g后60分钟血糖达高峰,为11.1mmol/L,2小时值为8.7 mmol/L,3小时为4.6 mmol/L,其血浆胰岛素浓度及变化可能是
A.空腹时100/dU/ml(正常5~24μIU/ml)
B.空腹时<5μIU/ml
C.空腹时正常或升高,口服葡萄糖后缓慢升高,高峰延迟,以后下降
D.空腹时正常,口服葡萄糖后迅速升高,持续时间长,以后下降
E.空腹时正常,口服葡萄糖后迅速升高,然后逐渐下降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C.
正常人基础血浆胰岛素浓度为5-20 mU/L,口服葡萄糖后30-60min上升至高峰,或为基础值的5-10倍,多数为50-100mU/L,3h后降至基础水平。1型糖尿病时胰岛素基础值常在0-5mU/L,葡萄糖刺激后无明显增加,呈低平曲线。2型糖尿病时,所有空腹血糖升高都有早相分泌的降低。当空腹血糖<7.8mmol/L时,其晚分泌相(2h、3h)绝对值升高(就相应的高血糖而言仍是不足);>7.8mmol/L时,随空腹血糖的升高胰岛素晚分泌相逐渐下降;。(医学教 育网编辑整理)当空腹血糖达10-11mmol/L,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
题中患者按1999年WHO诊断标准,空腹血糖正常,OGTT试验2小时8.7 mmol/L(>7.8mmol/L,但<11.1mmol/L),诊断为糖耐量减退。
题中患者OGTT试验60分钟血糖达高峰,为11.1mmol/L,2小时值为8.7 mmol/L,3小时为4.6 mmol/L.
正常情况是30-60min上升至高峰,2小时<7.8mmol/L.说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高峰时间延迟。
A.空腹时100/dU/ml(正常5~24μIU/ml):太高,要考虑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空腹血糖正常,即空腹胰岛素水平亦在正常范围内。故A错。
B.空腹时<5μIU/ml:太低,此值为符合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即空腹胰岛素水平亦在正常范围内。故B错。
C.空腹时正常或升高,口服葡萄糖后缓慢升高,高峰延迟,以后下降:1小时仍在11.1,2小时8.7 mmol/L,按前述,为高峰分泌时间延迟。(注:在高血糖的刺激下,胰岛的分泌功能有些减退,分泌时相延迟。)
D.空腹时正常,口服葡萄糖后迅速升高,持续时间长,以后下降 错误。
E.空腹时正常,口服葡萄糖后迅速升高,然后逐渐下降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