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系统性红斑狼疮(重要内容)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病,血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并有明显的免疫紊乱。
(一)病因可能与遗传、性激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1.遗传
2.性激素
3.环境
(1)感染
(2)日光
(3)食物
(4)药物
(二)发病机制在内在和外来的尚不明了的因素的作用下,机体丧失了正常的免疫耐受性(immune tolerance),以致淋巴细胞不能正确的识别其自身组织,而出现自身免疫反应。突出的表现为B淋巴细胞高度的活化而产生多种针对自身组织.包括细胞核及各种核成分、细胞膜、细胞浆、各种组织成分的自身抗体,其中尤以抗核抗体,(ANA)为重要。ANA对SLE的发病、诊断和病情都起了关键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B细胞受到TH(辅助/促进)和Ts(抑制/细胞毒)淋巴细胞的调节,许多实验资料都表明SLE周围血的TH和Ts的数值都不正常,并受到不同病期和病情的影响。说明SLE存在着T细胞的异常。T细胞的异常也反映在它所分泌的细胞因子,从活动期SLE患者的循环中可以测到大量可溶性IL2受体也证明了上述论点。肿瘤坏死因子(TNF):可呈低下或升高的多态性改变,而TNFa的低下很可能与狼疮肾炎的发病有关。
目前认为免疫复合物是引起SLE组织损伤的主要机制。
除抗DNA外其他的自身抗体在SLE的发病中也起了一定作用。与某些自身抗原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结合的自身抗体,常不需要补体的参与而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清除或通过抗体依赖细胞毒细胞的杀伤作用而减少。另有些自身抗体如抗磷脂抗体当与组织中的磷脂结合后就影响到血液的凝固系统,促发了血管内栓塞,构成SLE的许多临床症状如狼疮脑病、脊髓炎、反复流产、血小板减少等症状。ANA中的不少自身抗原为酶或具有生物活性的亚细胞成分,它们参与了DNA、RNA的复制或转录的过程,因此相应的自身抗体能特异性的抑制细胞的这些功能。
总之,SLE主要是由细胞和体液免疫紊乱而导致的组织炎症性的损伤。除免疫复合物外尚有其他机制参与。
(三)病理SLE的受损伤组织一般表现为炎症及炎症后病变,以血管炎或血管病变尤为突出。
本病的特征性组织病理学改变是:①苏木紫小体,系由苏木紫染成蓝色的均匀球状物质所构成。在形态学与组织化学上与狼疮细胞的包涵体相似,几乎见于所有受损的炎症区。②“洋葱皮样”病变,系指脾中央动脉及其他动脉周围有显著向心性纤维增生。③疣状心内膜炎,一般在心瓣膜或腱索上形成的赘生物,有时仅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几乎所有SLE患者的肾都可发现异常,虽然肾组织在光镜检查下未见异常,尿常规也无改变,但在肾小球血管系膜上可见微量免疫球蛋白或致密沉积物。尿常规检查异常者,不论轻重,光镜下均可查到病变。
世界卫生组织将狼疮性肾小球肾炎作以下分类:(重要考点)①正常肾小球;②单纯系膜性:细胞增多局限于血管系膜,毛细管无任何改变,预后佳;③局灶节段性:仅部分肾小球出现病变,表现为活动性坏死和(或)硬化,以前者多见;④弥漫增生性:几乎所有肾小球受侵犯,而且通常每个肾小球的大部分受累。有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增生可以在毛细血管内或毛细血管外,形成新月体.基底膜不规则增厚。可伴有肾小球硬化;⑤膜性:基底膜均匀性增厚,上皮侧有免疫球蛋臼沉着,肾小球细胞增生不明显;⑥晚期硬化性。代表狼疮性肾病变活动性炎症的病理改变包括:细胞增生、坏死、核破碎、细胞性新月体、白细胞浸润、透明样血栓、间质性炎症,上述病变表示可有较佳治疗反应;慢性终末期病理改变包括:肾小球硬化、纤维性新月体、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这些病变表示治疗难以奏效。狼疮性肾炎的病理改变不仅限于肾小球,间质性炎症,肾小管病变及血管炎都可以是其主要病变。
(四)临床表现
1.皮肤与粘膜80%患者有皮肤损害,常见于皮肤暴露部位,有对称性皮疹,典型者在双面颊和鼻梁部位呈蝶形红斑。这种皮损为不规则水肿性红斑,色鲜红或紫红,边缘清楚或模糊,表面光滑,有时可见鳞屑。病情缓解时,红斑可消退,留有棕黑色素沉着,较少出现萎缩现象。在SLE患者中也可见到盘状红斑的皮损,这与蝶形红斑略有不同;常呈不规则圆形,边缘略凸出,毛细血管扩张明显,红斑上粘有鳞屑,毛囊口扩大。晚期可出现皮肤萎缩,瘢痕化或皮肤色素消失,以面、颌、臂部较多见。此外在手掌的大小鱼际、指端及指(趾)甲周也可出现红斑)有的在下肢出现网状青斑,这些都是血管炎的表现。活动期患者可有脱发、口腔溃疡。有部分患者有雷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