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型题
1.免疫是指
A 机体识别和排除一切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 机体识别并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及其产生的毒素的能力
C 机体对病原微生物和肿瘤有抵抗力
D 机体实现自身稳定的功能
E 机体执行免疫防卫功能的能力
2. 公元18世纪后叶,英国乡村医生Jenner开创了人工主动免疫。他的免疫方法是
A 将牛痘液接种于挤奶姑娘
B 将牛痘液接种于一个8岁男孩
C 将牛痘液加热灭活后接种于一个8岁男孩
D 将患天花的挤奶姑娘的痘液经23代培养成减毒活疫苗接种于一个8岁男孩
E 将患有牛痘的奶牛的痘液接种于健康的奶牛
3. 关于克隆选择学说,错误的是
A 由Burnet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
B 其理论以免疫细胞为核心
C 认为免疫细胞是随机形成的多样性的细胞克隆
D 认为胸腺对B 细胞克隆的选择是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基础
E 预见一个细胞克隆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
4.通常所称的抗原的两种性能是指其
A 既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与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B 既可能刺激体液免疫又可能刺激细胞免疫
C 既可以作为免疫原又可能引起免疫耐受
D 既可能引起生理性免疫又可能引起超敏反应
E 既能与BCR结合又能与TCR结合
5.关于抗原决定簇,错误的概念是
A 又称为表位
B 是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C 是TCR或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单位
D 构象决定基只能被BCR或抗体识别
E 线性决定基只能被T细胞识别
6. 半抗原
A 只有免疫原性而无抗原性
B 只能与TCR结合而不能与BCR结合
C 只能诱生抗体而与相应抗体结合不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
D 与载体结合后成为完全抗原
E 通常为隐蔽性抗原决定基
7. B细胞表位
A 是顺序决定基
B 是由抗原提呈细胞加工的抗原多肽
C 能同时被T细胞识别
D 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或转折处
E 通常不是功能性表位
8. 某个抗原大分子表面有3种抗原表位,每种表位的数量有10个,分别可与5个相应IgG分子结合,该抗原的结合价为
A 3价
B 5价
C 10价
D 15价
E 30价
9. 交叉反应的发生是因为
A 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决定基的不同抗原发生结合
B 一种抗原具有多个抗原表位
C 一个抗体分子至少为2价
D 抗原与多种抗体分子的非特异性结合
E 异嗜性抗原的存在
10. 胸腺依赖抗原是指
A 表达在胸腺上皮细胞的抗原
B 由胸腺内APC细胞提呈的抗原
C 经过胸腺阴性选择后的T细胞所识别的抗原
D 进入淋巴结胸腺依赖区的抗原
E 必须有T 细胞的辅助才能诱导抗体产生的抗原
11.TD-Ag
A 比TI-Ag较早诱生特异性应答
B 主要刺激产生IgM抗体
C 是不完全抗原
D 不诱导免疫记忆
E 不能在裸鼠诱生抗体
12. 同种型ABO血型抗体
A 与肠道菌群可起交叉反应
B 属于SIgA
C 可致靶细胞脱颗粒
D 可通过胎盘
E 可存在于AB型个体中
13.下列不引T细胞应答的物质是
A 超抗原
B 丝裂原PWM
C 半抗原
D 抗CD3抗体
E 寄生虫
14.关于TI抗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含多个重复B细胞表位而无T细胞表位
B 刺激抗体产生时需Th细胞参与
C 都能使不成熟B细胞应答
D 是不完全抗原
E 可诱导Ig的类别转换
15.不属于B细胞抗原表位特性的是
A 由BCR识别
B 多位于抗原分子表面
C 多为构象决定基
D 多为天然的多肽、多糖、脂多糖等
E 多为线性肽链
16.独特型抗原存在于
A TCR、BCR或Ig的V区
B TCR、BCR或Ig的C区
C 抗独特型抗体的C区
D MHC-Ⅱ类分子的b1区
E MHC-Ⅱ类分子的a1区
17.关于TI抗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TI-1抗原能使不成熟的B细胞应答
B 都含有多个重复的B细胞表位
C 部分TI抗原具有B细胞丝裂原性质
D 须同MHC-I类分子结合才能诱导免疫应答
E 刺激免疫应答均无需T细胞参与
18 有丝分裂原不包括
A 刀豆素A
B 花生四烯酸
C 细菌脂多糖(LPS)
D 美洲商陆
E 植物血凝素
19.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T细胞协助的抗原称
A 结合抗原
B 胸腺依赖抗原
C 交叉抗原
D 共同抗原
E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20.下列不属于同种异型抗原的是
A Forssman抗原
B HLA
C ABO血型抗原
D Rh抗原
E 人IgG的Gm标志
21.下列血型哪个最可能成为“万能供血者”
A A, Rh-
B B, Rh+
C AB, Rh-
D H-, Rh-
E O, Rh-
22.HLA是
A 自身抗原
B 同种异型抗原
C 同种型抗原
D 耐受原
E 超抗原
23.关于T细胞超抗原,错误的是
A 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较大量某一亚型的T细胞
B 无须经APC加工、提呈
C 有严格的MHC限制性
D 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
E 活化T细胞时与TCR分子结合
24.免疫球蛋白的遗传差异表现在
A Fc段
B 高变区
C 同种型决定基
D 同种异型决定基
E 独特型决定基
25.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浆细胞只产生一种抗原特异性的抗体
B 有的抗体不属于免疫球蛋白
C 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
D 单体抗体分子是单价的
E 铰链区连接重链与轻链
26.人IgE分子不存在
A 自身抗原
B 独特型抗原
C 同种型抗原
D 同种异型抗原
E 过敏原
27.具有相同特异性的不同类抗体,其区别主要在
A 重链
B 轻链
C 可变区
D 独特型
E Fab段
28.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可得到
A 单克隆抗体
B 单链抗体
C 分泌片
D 一个F(ab')2段和一个Fc段
E 二个Fab段和一个Fc段
29.Ig的抗原结合点由以下哪个部位组成
A 可变区
B 独特型决定簇
C Fab段
D 铰链区
E Fc段
30.关于IgM抗体,下述错误的是
A 分子量最大
B 激活补体的能力最强
C 不能通过胎盘
D 是人类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抗体
E 胎儿宫内感染时,脐带血中IgM水平升高
31.SIgA
A 是二聚体
B 主要存在血清及内、外分泌液中
C 主要分布在B细胞膜表面
D 感染早期产生
E 来源于M细胞
32.如果Ig单体中一条重链是m 链,则另一条应为
A a 链
B g 链
C m 链
D k 链
E e 链
33.膜型IgM和血清IgM
A 特异性不同
B Ig类别不同
C 编码V区基因不同
D C末端不同
E 轻链不同
34.关于分泌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
B 与二聚体IgA结合形成完整的分泌型IgA分子
C 具有保护分泌型IgA免受蛋白酶水解的作用
D 介导分泌型IgA的转运
E 主要分泌到血液和组织液中
35.制备抗IgG特异性抗血清所用的抗原是
A IgG k 链
B IgG l 链
C IgG H链
D IgG Fab段
E IgG F(abˊ)2段
36.各种单体抗体分子都有的特性是
A 分子量在10万以下
B 能结合补体
C 能促进吞噬
D 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E H链与L链借非共价键相联
37.补体活性片段不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
A 调理作用
B 过敏毒素作用
C 免疫调节作用
D 中和抗原作用
E 清除免疫复合物作用
38.补体
A 以活性酶的形式存在于血清中
B 受抗原刺激后大量产生
C 属于免疫球蛋白
D 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
E 不耐热
39.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参与下列哪种过程
A IgM五聚体之间的连接
B 补体激活
C 多克隆活化B淋巴细胞
D 淋巴细胞的归巢作用
E Rh抗体和Rh+红细胞的凝集反应
40.关于MAC,下述错误的是
A 称为膜攻击复合物
B 由C5b ~ C9 构成
C 是补体各激活途径的共同末端产物
D 是一种巨噬细胞活化因子
E 作用方式与穿孔素相似
41.补体替代途径的活化有赖于
A C1s的直接活化
B B细胞上的补体受体的活化
C C3b不被降解
D 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
E H因子的合成大大增加
42.在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中
A C3转化酶的活化依赖备解素
B C3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相互作用启动补体的级联反应
C C3的裂解产生了具有趋化作用的碎片
D IgG活化补体的效力最强
E 活化的C3转化酶被备解素所灭活
43.补体的激活和活化调控中,不被裂解的组分是
A C1q
B C3
C C4
D C4b
E B因子
44.补体灭活常用
A 56℃ 30分钟
B 61.1℃ 30分钟
C -20℃ 过夜
D 121.3℃ 20分钟
E 100℃ 5分钟
45.促进Th0细胞向Th2细胞分化的细胞因子有
A IL-2
B IL-4
C IL-12
D EPO
E INFg
46.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
A 免疫调节作用
B 刺激造血
C 诱导凋亡
D 免疫粘附作用
E 介导炎症反应
47.关于细胞因子作用特点,错误的提法是
A 特异性
B 高效性
C 受体依赖性
D 局部作用为主
E 可相互拮抗
48.可诱导初始T细胞(Th0)分化为Th1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 IL-4
B IL-12
C IL-10
D IL-13
E IL-6
49.促进免疫球蛋白的类别从IgM向IgE转换的因子是
A CD40L
B IFN-g
C IL-10
D IL-4
E IL-6
50.CD2
A 表达在APC细胞膜表面
B 是成熟T细胞的标志
C 配基是CD28
D 是绵羊红细胞的受体
E 参与诱导淋巴细胞活化的第1信号产生
51.CD28主要表达于
A T细胞
B B细胞
C 巨噬细胞
D NK细胞
E、中性粒细胞
52.TLA-4的配体是
A CD28
B CD79a/CD79b
C CD80/CD86
D CD40L
E HLA-II类分子
53.下列粘附分子-配基组合错误的是
A 整合素与钙粘蛋白结合
B 选择素与寡聚糖结合
C LFA-1与ICAM-1结合
D LFA2与LFA3结合
E IgSF与IgSF结合
54.树突状细胞是目前所知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主要归因于此类细胞
A 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
B 高表达MHC-I类分子
C 数量巨大
D 表达TCR直接识别抗原
E 能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进行增殖
55.CD4分子结合
A MHC-I类分子的Ig样区
B MHC-II类分子的Ig样区
C MHC-I类分子的肽结合区
D MHC-II类分子的肽结合区
E TCR
56.下列哪种细胞表面不表达MHC-I分子
A T细胞
B B细胞
C 单核巨噬细胞
D 红细胞
E 肥大细胞
57.MHC不直接参与下列哪一过程
A 早期T细胞分化
B 间接同种异型识别
C Tc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D ADCC
E 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58.HLA-Ⅱ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位形成于
A a1和b1结构域
B a1和a2结构域
C b1和b2结构域
D a1结构域和b2-m
E a2结构域和b2-m
59.CDR2是
A CD2的受体
B Ig可变区的一段氨基酸序列
C 绵羊红细胞受体
D 一种跨膜蛋白质
E 一种粘附分子
60.MHC-II类分子
A 与b2-微球蛋白结合表达在细胞表面
B 在细胞表面的表达是APC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
C 其基因主要从父亲遗传
D 其多态性主要存在于Ig样区
E 将其分子凹槽中的一个小分子肽提呈给CD4+T细胞
61.假设你得了细菌性咽炎,颈部淋巴结发炎。这时T淋巴细胞可能被招募到局部发挥抗感染作用。这一机制称为
A 类别转换
B 免疫抑制
C MHC限制性
D 淋巴细胞再循环
E 免疫监视
62.外周淋巴器官及组织不包括
A 扁桃体
B 胸腺
C 脾
D 阑尾
E 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
63.关于T细胞的阳性选择,下述错误的是
A 是阴性选择的前提
B 获得自身耐受性
C 结果呈CD4+或CD8+
D 对双阳性细胞进行选择
E 识别并结合MHC分子的细胞继续发育
64.不成熟B淋巴细胞表面只表达
A IgM
B IgD
C IgG
D IgM、 IgD
E SIgA
65.把B细胞分成B-1细胞和B-2细胞的依据是B细胞表面是否表达
A FcR
B BCR
C CD3
D CD5
E CD40
66.树突状细胞是目前所知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主要归因于此类细胞
A 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
B 高表达MHC-I类分子
C 数量巨大
D 表达TCR直接识别抗原
E 能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进行增殖
67.获得性免疫应答
A 在机体遇病原体后首先并迅速起防卫作用
B 其执行者是T细胞和B细胞
C 又被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D 能遗传给后代
E 指在种系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免疫功能
68.与机体执行固有性免疫应答无关的是
A ADCC
B 干扰素
C B-1细胞
D 攻膜复合体
E gd T细胞
69.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A gd T细胞
B ab T细胞
C B-1细胞
D NK细胞
E 吞噬细胞
70.关于T细胞受体(TCR),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T细胞可同时表达ab异二聚体和 gd异二聚体
B TCR具有两个抗原结合部位
C TCR与BCR的V区由相同的V/D/J基因重排,但C区基因不同
D TCR的胞浆区有免疫受体酪氨活化基序(ITAM)
E TCR是T细胞特有的表面标记
71.T细胞受体(TCR)
A 在相同的部位结合抗原肽和超抗原
B 由免疫球蛋白链组成
C 在遇到抗原后大量表达
D 与抗原肽的结合不足以活化T细胞
E 两条链是相同的。
72.CD4+T细胞上CD3分子
A 由5种肽链组成
B 结合抗原肽的多态性最丰富的部位
C 识别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体
D 识别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体
E 介导抑制性信号转导
73.不具有抗原呈递功能的是
A 巨噬细胞
B 并指状细胞
C 郎格汉斯细胞
D B细胞
E 辅助性T细胞
74.与内源性抗原加工递呈有关的是
A CDl分子
B MHC-II类分子
C TAP
D 溶酶体酶
E Ii链
75.参与外源性抗原加工提呈的分子是
A 恒定链(Ii)
B 低分子量多肽(LMP)
C 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TAP)
D MHC-Ⅰ类分子
E 蛋白酶体
76.在T细胞活化和产生细胞因子时,除了TCR的信号传导外还需要的协同刺激信号提供者是
A IL-2
B CD28
C Fcg R-I
D Fas/L
E MHC-II类分子
77.不能非特异多克隆刺激T细胞增殖的物质是
A 植物血凝素
B 刀豆蛋白A
C 美洲商陆
D、脂多糖
E、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
78.能产生B细胞活化所需第2信号的分子对是
A IL-2与IL-2R
B CD8与MHC-Ⅰ类分子
C CD40与CD40L
D Fas与FasL
E BCR与B细胞表位
79.TCR基因表达的特点是
A 体细胞突变频率高于BCR
B N区插入多于BCR
C 具有同种型排斥现象
D 可发生类别转换
E 可分别表达膜型和分泌型分子
80.导致B细胞产生模型和分泌型两种形式的Ig分子的机制是
A 体细胞高频突变
B C区基因重组
C RNA转录和剪切处理
D 细胞膜上的蛋白酶的作用
E 高尔基体参与加工
参考答案见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