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1.育龄期妇女功血,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高者,再修复子宫内膜()
A.孕激素
B.雌激素
C.雄激素
D.雌-孕激素
E.雌-孕激素合并应用
答案:E
学员提问:患者已有高水平雌激素,为什么还用雌激素,单用孕激素不更好吗?
解析:雌、孕激素联合法:开始即用孕激素以限制雌激素的促内膜生长作用,使撤药性出血逐步减少,其中雌激素可以预防孕激素的突破性出血。适应于生育期功血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高者或绝经过度期功血。
2.女患者,48岁,月经量多l年,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孕6周大小,质较硬,表面凹凸不平,对于该患者下列治疗方法中宜首选()
A.雄激素治疗
B.手术治疗剔除肌瘤
C.雌激素治疗
D.中药治疗
E.孕激素治疗
答案:A
学员提问:质硬凹凸不平,应怀疑恶性,怎么不选手术呢?
解析:子宫增大>孕3周不适用于中药治疗;子宫增大>孕10周为手术适应症;子宫增大如孕8周大小以内为药物治疗适应症;本题为子宫增大孕 6周大小,所以药物治疗为首选,故本题应选雄激素。雄激素可对抗雌激素,是子宫内膜萎缩,直接作用于子宫使肌层及血管的平滑肌收缩,减少出血,近绝经者可提前绝经。雄激素是通过抑制下丘脑-脑垂体-卵巢功能,使E2、P分泌减少,而达到缩小子宫肌瘤的效应。故答案选择A.祝您学习愉快!
3.肾虚型胎动不安,宜选()
A.当归芍药散
B.寿胎丸
C.黄芪建中汤
D.胎元饮
E.逍遥散
答案:B
学员提问:解释B的方义
解析: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菟丝子120克(炒炖)、桑寄生60克、川续断60克、真阿胶60克。
【用法】上药将前三味轧细,水化阿胶和为丸,每丸重0.3克。每服20丸,开水送下,日服二次。
【功用】补肾,安胎。
【主治】肾虚滑胎,及妊娠下血,胎动不安,胎萎不长者。
【方论】方中菟丝子补肾益精,肾旺自能荫胎;桑寄生、续断补肝肾,固冲任,使胎气强壮;阿胶滋养阴血,使冲任血旺,则胎气自固。四药相配,共奏补肾安胎之功。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1.猩红热的常见并发症是()
A.肺炎
B.心肌炎
C.急性肾炎
D.胰腺炎
E.肝炎
答案:C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析:根据国内统计,A组溶血性链球菌常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常表现为扁桃体炎)、皮肤感染、猩红热等。大部分病例为免疫复合物型肾炎,即链球菌抗原(细菌胞浆蛋白或细菌胞壁M蛋白)引起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抗体(免疫球蛋白),抗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通过补体激活、嗜中性粒细胞参与等导致的一系列炎症反映。病变主要在肾小球,而肾小管功能基本正常。急性肾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急性期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可见典型的肾小球上皮细胞下驼峰样电子致密物呈圆顶形。另有不少作者观察到急性链球菌后肾炎患者肾小球早期呈增殖性炎症病变,至病变晚期,则多呈系膜病变及局灶性硬化,因此,认为这两种病理改变是病程发展不同阶段的表现。因此,最主要的并发症是急性肾炎,答案选C.
2.治疗厌食证脾失健运应首选()
A.四君子汤
B.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C.异功散加味
D.养阴增液汤
E.七味白术散
答案:B
学员提问:不换金正气散详细说一下?
解析:不换金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厚朴、藿香、甘草、半夏、苍术、陈皮、生姜、大枣(平胃散加藿香)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脾失健运,湿滞脾胃。治一切山岚瘴气,八般疟疾,四时伤寒,五种膈气,腹痛胀满,吞酸噫气,噎塞干呕,恶心;内受寒湿,外感风邪,头痛头眩,鼻塞;及一切霍乱时气,不伏水土。
3.患儿,女,5岁。发热1天,颜面、躯干见丘疹及水疱疹。现低热恶寒,鼻塞流涕,疹色红润,疱浆清亮,分布稀疏,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其治法是()
A.清热凉营,解毒渗湿
B.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C.清热凉血,泄热养阴
D.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E.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答案:B
学员提问:详细分析一下?
解析:
发热1天,颜面、躯干见丘疹及水疱疹——判断为水痘;
低热恶寒,鼻塞流涕,疹色红润,疱浆清亮,分布稀疏,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判断为邪郁肺卫证。
那么,水痘邪郁肺卫证,教材中的治法就是疏风清热,解毒利湿。最佳答案为B.
【中医基础理论】
“热者寒之”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学员提问:如何理解?
答案与解析:
答案:C。
阴阳的对立是指阴阳作为一个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如春夏阳气上升且盛,抑制了寒凉之气,因而春夏温热;秋冬阴气上升且盛,抑制了温热之气,因而秋冬寒冷。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故阴与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如果这种关系被破坏,就会出现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在临床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高者抑之”、“下陷者举之”等治法确定的理论依据。如对于阳邪过盛所致的实热证,以热者寒之的原则用寒凉药物清热;对于阴盛所致的寒实证,则应以寒者热之的原则用温热药来祛寒。
【中医诊断学】
学员提问:什么是动脉?
答案与解析:
动脉的特点,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有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脉。 临床上多见于痛、惊、气郁、拘挛、遗泄、虚损后。动脉与短脉相似,但短脉为阴,不数不滑不硬;动脉为阳,数硬而滑,盛大有力,是有余的脉象。痛则阴阳不和,气血阻滞;惊则气窜,所以都可见动脉。
【方剂学】
患者梁某,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逆,脉弦紧。治宜选用( )
A.理中丸
B.四逆散
C.温脾汤
D.四逆汤
E.大黄附子汤
学员提问:选什么?
答案与解析:
答案:E。
腹痛便秘,胁下偏痛--考虑里实; 发热--里实积滞,郁而发热; 手足厥逆--寒积,阳气不得外达; 脉弦紧--脉紧考虑寒证; 综合考虑为寒积里实证,当温里散寒,通便止痛。选大黄附子汤。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学员提问:周围性呕吐??
答案与解析:
呕吐分为中枢性呕吐、精神性呕吐和周围性呕吐。其中周围性呕吐主要包含:
1.胃源性呕吐 当胃粘膜受到化学或机械性刺激(如急性胃炎、胃癌等)或胃过度充盈(幽门梗阻)时即可发生呕吐。此种呕吐,常先有恶心、流涎等前驱症状,吐后觉胃部舒适或胃痛缓解,胃炎、胃癌病人呕吐多发生在食后不久,呕吐量不多;幽门梗阻病人呕吐常发生在进食6~8小时以上,可吐出发酵的前一餐至隔日的宿食,呕吐量较多。
2.腹部疾病引起的反射性呕吐 各种急腹症如肠梗阻、腹膜炎、阑尾炎、胆道及胰腺疾病,因刺激迷走神经纤维引起反射性呕吐常有恶心。此种呕吐胃已排空,但呕吐动作仍不停止。
3.周围感觉器官疾病引起反射性呕吐 如咽部或迷路遭受刺激时(急性迷路炎、美尼尔症),常易发生呕吐,后者多伴有眩晕、耳聋、耳鸣等。此外,心肌梗死也可引起呕吐。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
A.肝肾阴虚
B.脾肾阳虚
C.肝经湿热
D.湿虫滋生
E.津亏血少
(问题) 阴部干涩、灼热,奇痒难忍,入夜尤甚者多为( )
学员提问:答案是A吗?
答案与解析:
答案:A
阴痒指妇女外阴及阴中搔痒,甚则波及肛门周围,痒痛难忍,坐卧不宁。
多因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湿热蕴结,注于下焦;或忧思郁怒,肝郁生热,挟湿下注;或因外阴不洁,久坐湿地,病虫乘虚侵袭所致;或年老体弱,肝肾阴虚,精血亏耗,血虚生风化燥,而致外阴干涩作痒。
临床以湿热为患为多见。症见外阴搔痒难忍,带下量多而腥臭,外阴湿润,局部或有渗出物,胸闷心烦纳减,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萆?渗湿汤,或龙胆泻肝汤.
肝肾阴虚者,症见外阴干涩搔痒难忍,或有灼热感,甚则五心烦热,头晕目眩,腰酸耳鸣,入夜尤甚等,治宜滋阴泻火,祛风止痒,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味。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A.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B.参苓白术散加减
C.实脾饮
D.痛泻要方加减
E.柴胡疏肝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
(问题) 对于克罗恩病脾虚湿阻证者,宜用( )
学员提问:应该选什么?
答案与解析:
答案:B
本病于1932年由Crohn等人最早描述,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克罗恩病(以前叫克隆氏病)。过去曾名“局限性肠炎”、“肉芽肿性肠炎”。本病多见于年青人,病变可发生于消化道(自口腔至肛门)的任何部位,但以末段回肠和右半结肠最多见。
克罗恩病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与感染、遗传、免疫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精神刺激、饮食因素和不卫生习惯可诱发病情加重。病理特点是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合并纤维化与溃疡,在消化道中产生溃疡、粘膜呈铺路石子状和肠道狭窄。
由于消化道任何部位都可发生克罗恩病,因此症状各不相同。主要的症状有腹痛、腹泻、发热、消瘦、贫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肿块、肠梗阻、瘘管形成等,伴有营养不良、贫血、关节炎、虹膜炎和肝病等。
脾虚湿阻型症见大便时溏时泻,完谷不化,饮食减少,腹痛喜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腻,脉细弱。治宜健脾燥湿,化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可以健脾化湿。
【医学教育网校(www.mod66.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