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答疑周刊》2010年第4期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1.关于高血压脑病的特征,以下错误的是( )

A.轻者仅有烦躁、意识模糊

B.可出现一过性失明、失语、偏瘫

C.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升高所致

D.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

E.大多伴有急性肺水肿表现

答案:E

学员提问:A中意识模糊对吗?

解析:高血压脑病是指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发生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而产生的临床征象。轻者仅有烦躁、意识模糊,并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升高表现,一过性失明、失语、偏瘫与脑灌注过多导致相应功能区受压有关。 答案E.大多伴有急性肺水肿表现,描述不准确。祝您学习愉快!

2.治疗高血压伴心衰,应首选

A.α受体阻滞剂

B.β受体阻滞剂

C.钙离子拮抗剂

D.利尿剂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答案:D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析:利尿剂可以使细胞外液容量降低,心排出量降低,并通过利钠作用使血压下降。用于轻、中度高血压,适用于老年人单纯性收缩压升高的高血压及心力衰竭伴高血压的治疗。

3.治疗高血压伴心率过快,应首选

A.α受体阻滞剂

B.β受体阻滞剂

C.钙离子拮抗剂

D.利尿剂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答案:B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析:β受体阻滞剂 通过肾素释放的抑制,神经递质释放的减少,心排出量降低等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1、2级高血压患者比较适用,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患者。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1.重度缺钠的症状是( )

A.极度口渴,乏力,眼窝明显凹陷,唇舌干燥,皮肤弹性差,心率加速,尿少,尿比重增高

B.出现烦躁、谵妄、昏迷等脑功能障碍症状,血压下降乃至休克,少尿乃至无尿、氮质血症等

C.乏力、头昏、手足麻木,但无口渴感,尿量正常或稍多,尿钠、氯减少,尿比重低

D.厌食、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变小,浅静脉萎陷,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

E.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人神志不清、木僵乃至昏迷。常伴有严重休克、少尿或无尿。尿素氮升高

答案:E

学员提问:那C选项怎么解释?

解析: C项是对低渗性缺水的描述,如下:

患者有大量丢失体液后,只补充水或补钠少的病史。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直立时易昏倒,血压 极易下降等临床表现者。血清钠低于135mmol/L,尿比重低,尿钠,氯减少,血液浓缩,血细胞压积增高。

2.余毒流注证宜用( )

A.清暑汤

B.托里透毒散

C.五味消毒饮合透脓散

D.活血散瘀汤

E.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

答案:E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析:余毒流注证主要表现为:热毒壅结发病前有疗疮、痈、疖等病史。四肢或躯干有一处或数处肌肉疼痛,肿胀掀热,肿块色白或微红;伴高热,口渴,甚则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可清热解毒,活血行瘀,治疗余毒流注证。

3.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肿胀范围是( )

A.痈

B.疽

C.根盘

D.根脚

E.护场

答案:E

学员提问:我记得不是根盘吗,与护场 的区别?

解析:护场: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有护场说明正气充足,疾病易愈;无护场说明正气不足,预后较差。

根盘: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根盘收束者多为阳症,平塌者多为阴证。

【中医基础理论】

A.益火补土法

B.金水相生法

C.抑木扶土法

D.培土制水法

E.泻南补北法

(问题) 肾阳虚不能温脾,以致脾阳不振,其治疗宜( )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择A?

答案与解析: 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证。按五行生克次序来说,心属火,脾属土,火不生土应当是心火不生脾土,而益火补土应当是温心阳而暖脾土。但自命门穴说兴起以来,多认为命门之火具有温煦脾土的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上多将“益火补土”法用于肾阳(命门之火)衰微而致脾失健运之证,而少指心火与脾阳的关系。故答案选择A。

【中医诊断学】

按肌肤尚温,汗出如油,脉躁疾无力者是( )

A.实热证

B.亡阳证

C.亡阴证

D.阴虚证

E.气虚证

学员提问:为什么是亡阴证?

答案与解析:

亡阴证是人体阴液严重缺失所表现的证候。可由高热,汗、吐、泻、出血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临床表现为身体干瘪,皮肤皱折,眼眶深陷,唇干齿燥,精神烦躁或昏迷谵妄,汗出而粘,身热手足温,口渴而喜冷饮,呼吸气粗,唇干舌红,脉虚数无力或细数,亡阴证是十分危重的证候。由于阴阳互根,互相依存,阴竭则阳无所附而散越,故亡阴证往往会很快导致亡阳证,最终是阴阳离决,生命无存。故一旦出现亡阴证就应立即进行抢救。

【中药学】

学员提问:有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豆蔻常指什么?

答案与解析:

豆蔻即白豆蔻,白豆蔻,又名豆蔻、白蔻仁、白蔻、蔻米等,为姜科植物圆豆蔻的干燥果实。草豆蔻,又称漏蔻、草蔻、草蔻仁、飞雷子,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种子团;肉豆蔻,又称肉果、玉果,俗称肉蔻,它是肉豆蔻科常绿乔木肉豆蔻的果仁。

【方剂学】

患者詹某,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浮而数。治宜选用( )

A.竹叶石膏汤

B.连朴饮

C.新加香薷饮

D.香薷散

E.清暑益气汤

学员提问:应该选择C吧?

答案与解析:

患者发热头痛,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浮而数属于暑温证,恶寒无汗属于外感风寒,新加香薷饮功用祛暑解表,清热化湿。主治暑温初起复感风寒。所以答案为:C.新加香薷饮。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患者因腹胀就诊,查体脾脏增大至脐下,质地坚实,表面光滑,切迹明显,无压痛,血象检查白细胞为80×l09/L,中性杆状核和晚幼粒细胞为多,骨髓象见各系细胞极度增生,以粒系为主,粒:红比例增至30:1,最可能的诊断( )

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E.类白血病反应

学员提问:请老师简单解释急性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如何区分,谢谢!

答案与解析: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主要以发热、感染等为主要表现,骨髓象以原始及早期幼稚细胞为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主要以脾肿大为主要表现。本题患者为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肛裂疼痛的特点是( )

A.周期性疼痛

B.持续性刺痛

C.搏动性跳痛

D.持续性钝痛

E.持续性胀痛

学员提问:老师,为啥呈周期性疼痛啊?

答案与解析:

肛裂,中医称为“肛裂疮”、“裂口痔”、“钩肠痔”,顾名思义,就是肛门部有了裂口,这种裂口大多发生在肛门前后正中部位。便秘一方面是引起肛裂的原因,另一方面又是肛裂的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为:①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状。其程度非常剧烈,难以忍受,就像撕裂或刀割样剧痛,特别是排干便后。肛裂的疼痛除程度剧烈外,还有周期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大便时由于开头粪块干燥,扩张肛门,肛裂创面受到撕裂引起剧痛,几分钟后缓解,经过短时间的疼痛缓解期,接着出现因肛门括约肌收缩痉挛而产生剧烈疼痛,可持续数小时至十余小时,一直要到肛门括约肌疲劳松弛后疼痛才会消失。这种从排便→疼痛→缓解→长时间疼痛的过程是肛裂独有的特点,病程越长越明显。由于病人害怕疼痛,对大便都有一种恐惧感,想拖延大便间隔时间减少疼痛,但这样做适得其反。因为间隔时间越长,粪便越干,对裂口的撕裂起厉害,引起的疼痛更剧烈,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每大便一次就疼痛一次的周期性也是肛裂的疼痛特点。②发紧——粪便干燥在肛门部不易排出,这就是因为经常反复撕裂使肛门裂口加深,经久不愈,创面下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疤痕,致使肛门的舒张程度受到限制,所以肛门就变紧了,在临床上病人常常讲肛门“变小”了,我们在检查病人时也可发现病人的肛门紧缩,就是打了麻醉后指诊时还有一种紧缩感。③出血——大便时由于创面撕裂可引起出血,血色鲜红,量不太多,呈点滴状,大便结束后可自然停止。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

A.致密层

B.海绵层

C.基底层

D.海绵层与基底层

E.海绵层与致密层

(问题) 整个月经周期中无明显变化,经期不发生脱落的内膜为( )

学员提问:答案是什么?

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为:C

子宫内膜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功能层由上皮及腺体构成,可随激素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月经期功能层子宫内膜发生剥脱即产生月经;而基底层不发生剥脱,在月经后生发出新的功能层。

医学教育网校(www.mod66.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