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答疑周刊》2010年第1期

【中医基础理论】

1.生气之根指的是( )

A.肝

B.心

C.脾胃

D.肺

E.肾

答案:E

学员提问:为什么?原创

解析:肾为生气之根,是指肾为元气生成之源。元气发源于肾,是由先天之精所化,故又名先天之气。元气虽有先天之精所化,但其形成必须赖后天之精充养,才能不断发挥作用。其先天之精气,禀受于父母,是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而后天之精则源于饮食水谷,是人出生后、由脾胃运化而形成的水谷精微中、供脏腑应用后剩余的部分,即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密切相关:先天之精能推动和激发后天之精,后天之精则能培育和充养先天之精,两者相互为用,共同构成肾中之精,并化生肾中之气,即元气。故曰:肾为生气之源。正如《医门法律》所说:“人身血肉之躯皆阴也,父母构精时一点真阳,先身而生,藏于两肾之中,而一身之元气由之而生,故谓生气之源。”《脾胃论》亦云:“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

2.均起于胞中的奇经是( )

A.任脉、督脉、带脉

B.阴维脉、阳跷脉

C.阳维脉、阳跷脉

D.冲脉、任脉、督脉

E.任脉、冲脉、带脉

答案:D

学员提问:为什么?原创

解析:

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后别道而行,分布于腰背胸腹等处,所以明代张介宾称其为“一源而三歧”。

督脉从会阴向后再向上,分布于腰、背正中线。任脉从会阴向前再向上,分布于腹、胸正中线。督、任二脉不仅是同一起点,而且在口唇部位相连接,形成二脉之间的紧密联系。

冲脉从会阴向前再向上,挟脐而行,直冲而上,主要分布于腹、胸。 答案应选D.

【中医诊断学】

1.下列各项,属实热证的是

A.头颅过大

B.头颅过小

C.囟填

D.囟陷

E.解颅

答案:C

学员提问:解颅是什么意思?

解析:解颅:即囟门迟闭。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常兼有“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等症状表现。

2.自汗、盗汗并见,其病机是

A.精血亏虚

B.阴阳两虚

C.阳气不足

D.津液不足

E.以上均非

答案:B

学员提问:为什么?原创

解析:自汗:病人日间汗出,活动尤甚,兼见畏寒神疲乏力等症,属阳虚。盗汗:病人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兼见潮热,颧红等症,属阴虚。自汗、盗汗并见属阴阳两虚。

【中药学】

患儿,男,l2岁。患流行性出血热,经治疗基本恢复,但仍低热未退,夜热早凉,热退无汗,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用药宜首选( )。

A.地骨皮

B.赤芍

C.牡丹皮

D.黄柏

E.生地黄

答案:C

学员提问:地骨皮和牡丹皮哪种治疗无汗骨蒸?

解析:

牡丹皮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本品苦寒,入心肝血分。善能清营分、血分实热,功能清热凉血止血。治温病热入营血,迫血妄行所致发斑、吐血、衄血,可配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等药用;治温毒发斑,可配栀子、大黄、黄芩等药用,如牡丹汤(《圣济总录》);若治血热吐衄,可配大黄、大蓟、茜草根等药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若治阴虚血热吐衄,可配生地黄、栀子等药用,如滋水清肝饮(《医宗己任篇》)。

2.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本品性味苦辛寒,入血分而善于清透阴分伏热,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常配鳖甲、知母、生地黄等药用,如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3.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本品辛行苦泄,有活血祛瘀之功。治血滞经闭、痛经,可配桃仁、川芎、桂枝等药用,如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治跌打伤痛,可与红花、乳香、没药等配伍,如牡丹皮散(《证治准绳》)。

4.痈肿疮毒。本品苦寒,清热凉血之中,善于散瘀消痈。治火毒炽盛,痈肿疮毒,可配大黄、白芷、甘草等药用,如将军散(《本草汇言》);若配大黄、桃仁、芒硝等药用,可治瘀热互结之肠痈初起,如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方剂学】

患者滑某,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自,脉左弦右缓。治宜选用( )

A.温脾汤

B.半夏泻心汤

C.调胃承气汤

D.白术芍药散

E.大黄附子汤

答案:D

学员提问:白术芍药散是痛泻药方吗?

解析:

痛泻要方 (原名:白术芍药散)。白术芍药散是中医治疗慢性腹痛泄泻的常用方剂之一,因其治疗腹痛泄泻效果较好而又得名“痛泻要方”。出处:《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丹溪心法》。

方药: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

用法:可作散剂,或丸剂。

功能:健脾止泻,柔肝止痛。

主治:脾虚肝旺而致的慢性腹痛泄泻。

【中医基础学】五行调节事物整体动态平衡的机制是( )

A:生我

B:我生

C:克我

D:我克

E:制化

学员提问:请问老师,应该如何理解呢?谢谢!

答案与解析:答案选E。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其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只有依次相生,依次相克,循环不已,才能生化不息,并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才使得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使人体维持生理平衡,故说“制则生化”。医学 教育网原创

【中医诊断学】某女,40岁,饭后时常嗳气,嗳气低沉断续,无酸腐气,纳呆,此属(  )

A.胃阳虚衰

B.胃虚气逆

C.肝气犯胃

D.宿食内停

E.寒邪犯胃

学员提问:请问老师,嗳气的分型?

答案与解析:答案选B。

嗳气在中医一般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A.食滞停胃嗳气:嗳气伴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嗳声闷浊或恶心,嗳气不连续发作,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大便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或便秘,舌苔厚腻,脉象滑实。治疗可用枳实导滞丸或保和丸。

B.肝气犯胃嗳气:嗳气频繁,嗳声响亮,胸闷不舒,胁肋隐痛,舌苔薄白,脉弦。治疗可用柴胡疏肝散、气滞胃痛颗粒、疏肝健胃丸。

C.脾胃虚弱嗳气:嗳气断续,嗳声低弱,呕泛清水,不思饮食,面色?白或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治疗可用人参健脾丸。

【中药学】患者,男,35岁。以排尿时疼痛前来就诊。并见有尿频、尿急、排尿时尤以尿道疼痛为显。尿常规检查示:有红细胞和白细胞。肾B超检查未见异常。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用药宜首选(  )

A.车前子

B.泽泻

C.海金沙

D.木通

E.金钱草

学员提问:你好,请您解释一下海金沙?

答案与解析:答案C。

海金沙:

性味、归经:甘,寒。归小肠、膀胱经。

功效:利尿通淋。

临床应用:

1. 用于各种淋症。 海金砂性下降,善清小肠、膀胱湿热,利尿通淋止痛,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

治热淋急痛,以海金沙为末,甘草汤送服;

治血淋,配牛膝、琥珀、小蓟等药;

治石淋,与鸡内金、滑石、金钱草等配伍;

治膏淋,常与、滑石等同用。

2. 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海金沙又能利水消肿,尤以湿热肿满为宜。多与泽泻、猪苓、防己、木通等配伍,以加强利尿消肿的作用。

【方剂学】患者单某,常自汗出,夜卧尤甚,心悸惊惕,气短烦倦,舌淡红,脉细弱。治宜选用(  )

A.牡蛎散

B.玉屏风散

C.桂枝汤

D.补中益气汤

E.归脾汤

学员提问:请老师解释一下答案B?

答案与解析:本题答案为A。

玉屏风散

组成:防风(30克) 黄芪(60克,蜜炙) 白术(60克)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用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渣,食后热服。(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方论】方中黄芪益气固表止汗为君;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补中亦疏之,散中亦补之意。医学.教育网.原创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学员提问:请问老师帕金森病同中医什么病类似,怎么治疗?谢谢!

答案与解析:

帕金森病与中医学“颤病”类似,归属于“肝风”、“颤振”、“振栗”等范畴。

治疗:

一、药物

1. 抗胆碱能药物 适用于早期轻症或由药物诱发等的帕金森综合征

①安坦:每次1-2mg3次/d.

②东莨菪碱:每次0.2-0.4mg3次/d。

2. 多巴胺替代疗法

1) 美多巴:第一周用1/2片每日一次其后每隔1周每日增加半片直至最合适的剂量最多可达3-4片/日分4次服用

2) 森纳梅脱:常用25/250剂型开始,用森纳梅脱25/250的1/2片,每日1次以后每隔日增加1/2片直至最适合剂量,最大剂量勿超过森纳梅脱25/250,每日4片分4次服。

复方多巴胺制剂开始治疗后的2-5年内大多数帕金森病患症状好转在5-6年后疗效减退甚至症状比用药前更严重;仅有极少数患者比用药前病情有所好转。

3.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1) 培高利特:每晚口服50ug,共2天;以后每隔3天增加100ug/d直到1.0-1.5mg/d左右的最适剂量3次/日饭后服用。

2) 泰舒达: 每日150-200mg.对静止性震颤更有帮助也可改善抑郁情绪。

3) 普拉克索:每晚口服0.25mg共一周以后每隔7天每日增加0.5mg。总量达1.0mg/d,分三次饭后服用。

4) 嗅隐亭:已少用溴隐亭0.625mg/次1-2次/d2周内逐渐增加剂量每2周或每月增加1.25-2.5mg以找到最佳疗效的最小剂量。

4. 抑制多巴胺降解。

二、手术疗法

症状限于一侧或一侧较重的病人如药物治疗不满意者可考虑立体定向手术目前深部脑刺激法对丘脑的底核或腹内侧区高频电刺激可改善症状丘脑切开术苍白球切开等可减轻对侧肢体的症状各组术后均有复发疗效不持久治疗侧肢体有轻微瘫痪状态目前已少应用胎儿黑质细胞移植于尾核壳核可短期改善症状减少复方多巴制剂的用量仅有短期疗效取材困难等缺点目前已少应用。

三、基因治疗:

TH基因转染的成肌细胞移植可以提高多巴胺神经递质50%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前景可观TH(移植转酪氨酸羟化酶)。

医学教育网校(www.mod66.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