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答疑周刊》2012年第05期

【方剂学】

患者张某,女,26岁。自诉月经已两个月未来,自前天下午始,小腹疼痛,下坠,阴道有少量出血。现腹痛拒按,仍漏血不止,血色紫黑晦黯。诊之:面黄体瘦,肌肤糙涩,舌边有蓝紫色瘀点,脉弦滑。治宜选用( )

A.少腹逐瘀汤

B.桂枝茯苓丸

C.桃核承气汤

D.复元活血汤

E.补阳还五汤

答案及解析:B

本题干辨证为瘀阻胞宫证,治当活血化瘀,缓消癥块。妇女月经已两个月未来,可能为妊娠。必须选择丸药以渐消缓散,不可用活血化瘀的汤药以峻攻猛破。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患儿,女,6个月。多汗夜惊,烦躁不安,面色不华,纳呆便溏,枕秃,舌淡苔白,指纹淡,查:血钙磷乘积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其病证诊断应为 ( )

A.佝偻病初期,肺脾气虚型

B.佝偻病激期,肺脾气虚型

C.佝偻病激期,脾虚肝旺型

D.佝偻病激期,肾精亏损型

E.佝偻病初期,脾虚肝旺型

答案及解析:A

激期临床表现:

骨骼——

①头部:乒乓球感;方颅,臀形颅;囟门较大且闭合延迟;乳牙萌出迟。

②胸部:软骨串珠状;肋软沟;肋下缘外翻;鸡胸;漏斗胸。

③四肢:“手镯”及“脚镯”;开始行走后,(“O”型)或(“X”型)腿,长骨可发生青枝骨折。

④脊柱:脊柱后凸或侧弯畸形,骨盆畸形。

肌肉改变——坐,立,行等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腹部膨隆如蛙腹。

神经系统——发育落后;

理化检查:

①X线:钙化带模糊,干骺端增宽,边缘呈毛刷状或杯口状改变。

②血生化检查:

Ⅰ、血钙,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30

Ⅱ、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患者,男,5岁,直肠二度脱垂。治疗应首选( )

A.结扎疗法

B.注射疗法

C.挂线疗法

D.手术疗法

E.中药熏洗

答案与解析:B

直肠二度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出,脱出物长5~10cm,呈圆锥状,淡红色,表面为环状而有层次的黏膜皱襞,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便后有时需用手回复。

注射法

将药液注入直肠黏膜下层或直肠周围,使分离的直肠黏膜与肌层黏连固定,或使直肠与周围组织黏连固定。

①黏膜下注射法

此法分为黏膜下层点状注射法和柱状注射法两种。

适应证:一、二度直肠脱垂,转载请注明,以一度直肠脱垂效果最好。

②直肠周围注射法

适应证:二、三度直肠脱垂 。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