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配合西医的液体疗法、微生态制剂及适当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结果显示,通过中医中药为主、液体疗法为辅助的方法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秋季腹泻;液体疗法;中医中药
本病属中医“泄泻”范畴,病因多由湿热蕴积肠道,肠道传导功能失调所致,泄泻迁延不愈则致脾胃虚弱。本病有自限性,但部分患儿吐泻较重,加之不能进食,因此可出现轻至中度脱水症状。笔者在临证时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本病的临床诊断不难,根据发病年龄、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发病季节,结合外周血象正常、大便镜检为水样或有少许黏液等可诊断。有条件的单位可行病原学检测。诊断明确后即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促进病情康复。
1 西医的治疗措施
主要有:①脱水程度的判定及液体疗法。在临床上应准确判断脱水程度,了解在院外的治疗情况,然后确定补液方案。每日的补液按补液原则进行。②一般不用抗生素。由于本病多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所以不能应用抗生素,且抗生素只会加重肠道的菌群失调,除非有明确的大便检查提示由条件致病菌引起者方可适量应用。③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根据病情大多数情况都可使用,常用的有乳酶生、妈咪爱、整肠生、乐托尔等。④选用对轮状病毒有效的药物。目前建议使用潘生丁,其他抗病毒药物对轮状病毒基本无效。
2 中医中药的辨证治疗
中医学将本病归为“泄泻”范畴,而在古典医籍中亦有归为“吐泻”范畴的,如钱乙所论夏秋季节的“吐泻”,即是认为由于时令气候变化所致。本病的病因为秋冬季节经肠胃感受外邪,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因其属外邪感染,故可表现有表证之象,如发热、流涕、轻咳等。从其临床表现来看,泻下水分较多或如水样,粪色深黄或有少许黏液,呕吐,发热,小便短黄等,属中医之湿热泻;吐泻日久或治疗失当,致脾胃虚弱,大便稀薄,色淡不臭,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而表现为脾虚之证。因此临床上可将秋季腹泻分为湿热泻及脾虚泻。
2.1 湿热泻
发热明显,泻下黄色或黄绿色稀水样便,量或次数较多,伴呕吐,小便短黄,苔腻。治以清热利湿之葛根芩连汤加养阴生津止泻之剂:葛根10 ~15 g、黄芩炭5 ~ 8 g、川黄连3 g、车前子5 g、生地黄10 g、麦冬10 g、荆芥炭5 ~ 8 g、炒三仙各10 g、焦白术5 g、枳壳5 g.
病例1 患儿石某,男,1岁半,于2005年11月20日就诊。症见发热,体温39.6 ℃,频繁呕吐,腹泻1 d,吐出为胃内容物及黏液,食水入则即吐,泻下黄色稀水样便,夹少许不消化食物及黏液,达10余次,腹胀满,小便近4 h未解,精神萎靡,舌红苔稍腻,指纹暗紫。粪常规示黏液(+),白细胞(+),外周血象正常。诊断为秋季腹泻伴中度脱水。中医证属湿热泻,遂给予补液治疗,口服妈咪爱及潘生丁。处方:葛根15 g、 黄芩炭8 g、川黄连3 g、生地黄10 g、麦冬10 g、荆芥炭8 g、法半夏5 g、炒三仙各10 g、焦白术5 g、车前子5 g,水煎频服。2剂后患儿体温降至正常,偶有呕吐,能稍进流质食物,腹泻黄色稀水样便,每日约6次,脱水征不明显。遂减少补液,中药以前方去法半夏,加焦白术至8 g、诃子8 g,再进2剂,大便成形,诸症消失。
2.2 脾虚泻
大便稀溏,色淡不臭,时泻时止,面色萎黄,舌淡苔白。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加生津止泻之剂,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太子参10 ~ 15 g、茯苓
8 g、炒苍术5 ~ 8 g、焦白术5 ~ 8 g、陈皮3 ~ 5 g、法半夏3 ~ 5 g、砂仁4 g、荆芥炭8 g、诃子8 g、炒三仙各8 g、炙甘草3 g.
病例2 患儿张某,女,11月,2005年12月5日就诊。因发热、呕吐、腹泻黄色稀水样便、精神萎靡、小便量少,在外院诊为秋季腹泻。予补液、对症治疗10 d,其他症状缓解,惟腹泻仍时作,每日5 ~ 6次,泻下淡黄色稀水样便,无黏液,纳乳差,时有哭闹,小便量偏少,舌淡苔白,指纹淡红。辨证属脾虚泻,予健脾益气生津之剂。处方:太子参10 g、麦冬10 g、茯苓6 g、炒苍术5 g、焦白术5 g、陈皮3 g、法半夏3 g、砂仁3 g、升麻3 g、炒谷麦芽各6 g、诃子5 g、炙甘草3 g.服药2剂后大便渐成形,吃奶可,尿量正常,临床治愈。
由于本病有一定的自限性,一部分轻症患儿临床仅表现为腹泻,每日数次或伴轻度呕吐,发热等症不明显,对于此类患儿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配合服用微生态制剂及止泻药思密达等,往往收效甚佳。对能进食的患儿继续进食流质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糊等,除非呕吐较重,一般不应限制饮食。同时本病属消化道传染的疾病,因此做好婴幼儿的清洁卫生工作甚为重要,鼓励幼儿便后、进食前洗手,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