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5月~1997年5月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类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并与单纯西药溶栓、祛纤治疗30例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60例患者,根据1990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脉管炎专业委员会拟定的诊断标准,以及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和彩色多普勒显像明确诊断。病变在左下肢者34例,右下肢者20例,双下肢者6例。西医分型:混合型21例,中央型19例,周围型20例。中医辨证分型:脉络湿热型22例,脉络湿瘀型20例,脾虚湿阻型1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3~70岁,中位年龄43岁;病程5天~6个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平均2.5个月。其中混合型11例,中央型10例,周围型9例;脉络湿热型10例,脉络湿瘀型12例,脾虚湿阻型8例。西药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5~70岁,中位年龄45岁;病程3天~10个月,平均2个月。其中混合型10例,中央型9例,周围型11例,脉络湿热型12例,脉络湿瘀型8例,脾虚湿阻型10例。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采用卧床、抗炎、溶栓、祛聚、抗凝、解痉,抬高肢体15°~30°,鼓励足部背屈、跖屈运动等综合治疗。每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高分子尿激酶(天普洛欣)10~20万U,5%葡萄糖盐水500ml加青霉素800万U,654-210~20mg.14天为1个疗程,平均2~5个疗程。然后口服华法令、肠溶阿斯匹林、潘生丁、强力脉痔灵,维持半年。
2.2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脉络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方用清利通络汤化裁:金银花、蒲公英各20g,丹参30g,炮甲珠10g,车前子、生薏仁、生地、茯苓、白花蛇舌草各15g;脉络湿瘀型治宜活血化瘀、利湿通络,方用活血通脉饮加味:丹参30g,金银花、赤芍、土茯苓、当归、川芎、生薏仁各15g,赤小豆20g;脾虚湿阻型治宜健脾渗湿,活血化瘀,方用健脾通络汤加减:生黄芪、生薏仁各20g,党参、鸡血藤、茯苓皮、车前子、扁豆各15g,丹参30g,川牛膝、炮甲珠、白术各10g.在应用以上各方剂时,需要根据病情随证加减:热盛者选加蒲公英、板蓝根、地丁、黄芩等;湿重者选加薏仁米、泽泻、猪苓、车前子、土茯苓等;血瘀重者选加乳香、没药、王不留行、川牛膝、三棱、莪术等;气虚者选加黄芪、党参、白术等;阳虚寒凝者选加细辛、桂枝、附片、菟丝子等。1剂/d,日服2次,30天为1个疗程,平均2.5个疗程。
3治疗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症状消失、肿胀消退(周径差0~<1.5cm),彩超及造影显示静脉管腔再通,深静脉主干全程通畅,纤维蛋白原平均下降治疗前50%,全血粘度平均下降用药前50%;显效:症状明显减轻,周径差<2cm,彩超及造影显示静脉管腔再通,但仍有血栓残留,纤维蛋白原及全血粘度降低用药前30%;进步:症状减轻不显著,周径差仍在2~4cm,彩超及造影显示静脉管腔狭窄、血流缓慢,纤维蛋白原及全血粘度降低用药前15%~25%;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周径差仍在4~6cm以上,彩超及造影同用药前差异不大,纤维蛋白原及全血粘度降低不明显。
3.2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4例,进步6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73.33%;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0例,进步12例,无效4例,显效率为4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4讨论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简称DVT),常因治疗不及时、条件局限而失去取栓或转流手术时机,大量病例因此而演变成慢性后遗症,造成不同程度的病变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高纤维蛋白原、高凝高粘、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是造成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基础,与祖国医学“血液凝滞经络、脉道不通”的病因病机理论相吻合。因此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的中医辨证治疗与溶栓、祛聚为主的西医辨病治疗具有协调作用,从而促进血栓机化吸收、减轻血栓对瓣膜的破坏,减少了DVT演变成后遗症的机率,缩短了病程,提高了临床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