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法
以手指插入肩胛骨与胸壁间的方法,称为插法。
【操作】患者坐位,肩背部放松。术者站或坐在患者身后,一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拢伸直,用指尖部从肩胛骨内下缘沿肩胛骨与肋骨之间向该侧肩峰方向插入,另一手扶住患者该侧肩部,并向后内下方按压,两手做相反方向用力,使指尖插入肩胛骨与肋骨之间约2寸左右,持续1分钟左右,然后缓缓将手收回,如此重复2~3次。再换手插对侧肩胛骨。
【要领及注意事项】术者要用左手插患者右肩胛骨,用右手插患者左肩胛骨。患者当时可有胃上提之感觉。
【适用部位】肩胛骨。
【作用】胃下垂。
治疗胃下垂,常配合一指禅推法推脾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穴,拇指按揉中脘、天枢、气海、百会、合谷、足三里穴,掌摩腹部,提拿两侧腹肌,腹部托法,拿承山穴。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
托法
用单手将患处托起,称为托法。
【操作】患者仰卧位,术者坐在患者右侧,四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伸直并拢,以罗纹面和小鱼际部着力深按于患者下垂的胃底部,随患者深呼气做由下而上逆时针方向的上托。
【要领及注意事项】术者上托时移动要缓慢,每移动一段距离后均要深按片刻。
【适用部位】胃脘部。
【作用】胃下垂。
梳法
用手指做疏理动作,形如梳头,称为梳法。本法又叫疏法,和指分推法不同,指分推法一般用单指,手法刺激比梳法要强。
【操作】五指微屈,自然展开,以五指的指面在体表施术部位上做轻柔的单方向的滑动梳理。
【适用部位】胸部、胁肋部、背部。
【作用】胸闷、气短、胁肋胀痛、暖气、善太息、乳痈。
治疗胸闷、气短、胁肋胀痛、暖气、善太息,常配合单指叩点太冲穴,夹搓胁肋,掌搓背部,拇指按揉章门、期门、肝俞、胆俞穴。有疏肝理气、解郁除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