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答疑周刊》2010年第6期

【中医基础理论】

1.《灵枢·本脏》所说“分肉解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主要取决于()

A.营卫和调

B.卫气和剥

C.营气和利

D.宗气充盛

E.元气充盛

答案:B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析:

由于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于周身,加强了机体的防御能力,起到了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故《灵枢·本藏》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矣。”

卫气能充养皮肤、调控腠理、抗御外邪,故“卫气和,则皮肤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灵枢·本藏》):“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医旨绪语·宗气营气卫气》)。若卫气亏虚,腠理疏缓,“卫气不营,邪气居之”(《灵枢·上膈》),而见自汗恶风,易于外感等症。因此与卫气强弱有直接关系。

2.“阴病治阳”的病理基础是()

A.阴虚

B.阳虚

C.阴胜

D.阳胜

E.阴阳两虚

答案:B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析:

解答:B.

阳虚不能制约阴而致的虚寒证,一般不能用辛温散寒的药物,应当用补阳的药物,扶助不足之阳而达到制约相对偏盛之阴的目的。这种方法,又叫“阴病治阳”,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虚不能制约阳而致的虚热证,则不能用苦寒清热的药物,而应用滋阴之品,资助不足之阴,以达到抑制相对偏盛之阳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又叫“阳病治阴”。亦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3.肺主一身之气的运行体现在下述哪个方面()

A.吸入清气

B.呼出浊气

C.生成宗气

D.调节气机

E.辅心行血

答案:D

学员提问:为什么不选C

解析:

(1)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体现于宗气的生成。宗气在肺中生成,积存于胸中“气海”,上走息道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如《灵枢·五味》所说“其大气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并能贯注心脉以助心推动血液运行,还可沿三焦下行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故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宗气是一身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气的生成关系着一身之气的盛衰,因而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不仅影响着宗气的生成,也影响着一身之气的盛衰。

(2)肺主一身之气的运行,体现于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的呼吸均匀通畅,节律一致,和缓有度,则各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通畅协调。

祝您学习愉快!

4.“无阴财阳无以化”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答案:B

学员提问:阴阳交感与阴阳互根的区别?

解析: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对立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祝您学习愉快!

【中医诊断学】

1.患者,男,50岁。眩晕欲仆,头重脚轻,筋惕肉,肢麻震颤,腰膝软,舌红苔薄白,脉弦细。其病机是:

A.肝阳上亢

B.肝肾阴虚

C.肝阳化风

D.阴虚风动

E.肝血不足

答案:C

学员提问:为什么不选B?

解析:

肝阳化风证,是肝阳亢逆无制而表现动风的证候。多因肝肾之阴久亏,肝阳失潜而暴发。临床表现为,眩晕欲仆,头摇而痛,项强肢颤,语言蹇涩,手足麻木,步履不整,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喉中痰鸣,舌红苔白或腻,脉弦有力。

肝肾阴虚证,是指肝肾两脏阴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失调,房室不节,情志内伤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胁痛,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本证一般以胁痛,腰膝酸软,耳鸣遗精与阴虚内热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