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答疑周刊》2010年第4期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1.关于高血压脑病的特征,以下错误的是( )

A.轻者仅有烦躁、意识模糊

B.可出现一过性失明、失语、偏瘫

C.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升高所致

D.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

E.大多伴有急性肺水肿表现

答案:E

学员提问:A中意识模糊对吗?

解析:高血压脑病是指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发生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而产生的临床征象。轻者仅有烦躁、意识模糊,并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升高表现,一过性失明、失语、偏瘫与脑灌注过多导致相应功能区受压有关。 答案E.大多伴有急性肺水肿表现,描述不准确。祝您学习愉快!

2.治疗高血压伴心衰,应首选

A.α受体阻滞剂

B.β受体阻滞剂

C.钙离子拮抗剂

D.利尿剂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答案:D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析:利尿剂可以使细胞外液容量降低,心排出量降低,并通过利钠作用使血压下降。用于轻、中度高血压,适用于老年人单纯性收缩压升高的高血压及心力衰竭伴高血压的治疗。

3.治疗高血压伴心率过快,应首选

A.α受体阻滞剂

B.β受体阻滞剂

C.钙离子拮抗剂

D.利尿剂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答案:B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析:β受体阻滞剂 通过肾素释放的抑制,神经递质释放的减少,心排出量降低等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1、2级高血压患者比较适用,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患者。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1.重度缺钠的症状是( )

A.极度口渴,乏力,眼窝明显凹陷,唇舌干燥,皮肤弹性差,心率加速,尿少,尿比重增高

B.出现烦躁、谵妄、昏迷等脑功能障碍症状,血压下降乃至休克,少尿乃至无尿、氮质血症等

C.乏力、头昏、手足麻木,但无口渴感,尿量正常或稍多,尿钠、氯减少,尿比重低

D.厌食、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变小,浅静脉萎陷,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

E.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人神志不清、木僵乃至昏迷。常伴有严重休克、少尿或无尿。尿素氮升高

答案:E

学员提问:那C选项怎么解释?

解析: C项是对低渗性缺水的描述,如下:

患者有大量丢失体液后,只补充水或补钠少的病史。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直立时易昏倒,血压 极易下降等临床表现者。血清钠低于135mmol/L,尿比重低,尿钠,氯减少,血液浓缩,血细胞压积增高。

2.余毒流注证宜用( )

A.清暑汤

B.托里透毒散

C.五味消毒饮合透脓散

D.活血散瘀汤

E.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

答案:E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析:余毒流注证主要表现为:热毒壅结发病前有疗疮、痈、疖等病史。四肢或躯干有一处或数处肌肉疼痛,肿胀掀热,肿块色白或微红;伴高热,口渴,甚则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可清热解毒,活血行瘀,治疗余毒流注证。

3.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肿胀范围是( )

A.痈

B.疽

C.根盘

D.根脚

E.护场

答案:E

学员提问:我记得不是根盘吗,与护场 的区别?

解析:护场: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有护场说明正气充足,疾病易愈;无护场说明正气不足,预后较差。

根盘: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根盘收束者多为阳症,平塌者多为阴证。

【中医基础理论】

A.益火补土法

B.金水相生法

C.抑木扶土法

D.培土制水法

E.泻南补北法

(问题) 肾阳虚不能温脾,以致脾阳不振,其治疗宜( )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择A? 答案与解析: 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证。按五行生克次序来说,心属火,脾属土,火不生土应当是心火不生脾土,而益火补土应当是温心阳而暖脾土。但自命门穴说兴起以来,多认为命门之火具有温煦脾土的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上多将“益火补土”法用于肾阳(命门之火)衰微而致脾失健运之证,而少指心火与脾阳的关系。故答案选择A。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