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原则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 1 题 治疗阴虚证时,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以补阳药的治法是( )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
E.平补阴阳
【正确答案】:B
第 2 题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所属的治法是( )
A.逆治法
B.从治法
C.治标法
D.反治法
E.三因制宜
【正确答案】:A
第 3 题 症见瘀血崩漏,宜采用的治法是( )
A.通因通用
B.塞因塞用
C.缓则治其本
D.补泻并用
E.先祛邪,后扶正
【正确答案】:A
第 4 题 下列各项,不适宜使用塞因塞用的是( )
A.脾虚腹胀
B.气虚便秘
C.肾虚小便不利
D.血枯经闭
E.气郁胀满
【正确答案】:E
第 5 题 下列各项,适宜寒因寒用的病证是( )
A.真寒假热证
B.表热里寒证
C.真热假寒证
D.寒热错杂证
E.表寒里热证
【正确答案】:C
第 6 题 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法则是
A.治病求本
B.扶正祛邪
C.调整阴阳
D.标本缓急
E.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中医治则包括: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精、气、血、津液及三因制宜等。但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关系被破坏,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故调整被破坏的阴阳使其恢复平衡是治疗疾病的根本法则。《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第 7 题 下列哪项说明了祛邪治则的涵义
A.消积导滞
B.通腑泄热
C.实则泻之
D.祛痰化饮
E.活血化瘀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是治疗疾病的法则,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而消积导滞、通腑泄热、祛痰化饮、活血化瘀均是具体的治疗方法,实则泻之指治疗实证选用泻的治则,是对祛邪的具体阐释。
第 8 题 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治疗用药应注意的是( )
A.因人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时制宜
D.治标
E.标本同治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治疗疾病,应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选择处方用药,即因时制宜。春夏季节,阳气偏盛,腠理开泄,故施用辛温发散药物应避开炎热之季;秋冬季节,气候寒凉,此时应慎用寒凉药物,以防伤阳。故应选C。
第 9 题 下列各项,不属未病先防的内容是( )
A.调摄精神
B.加强锻炼
C.早期诊治
D.起居有节
E.药物预防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未病先防的内容包括调摄精神、加强锻炼、生活起居应有规律、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故应选C。
第 10 题 阴病治阳所适用的证候是( )
A.阳偏盛证
B.阴偏盛证
C.阳偏衰证
D.阴偏衰证
E.阴阳两虚证
【正确答案】:C
第 11 题 下列各项,不属在扶正治则指导下确定的治法是( )
A.发汗
B.滋阴
C.养血
D.益气
E.扶阳
【正确答案】:A
第 12 题 阴虚证的治疗方法是( )
A.以热治热
B.阴中求阳
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D.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E.阴病治阳
【正确答案】:D
第 13 题 气虚患者,复感外邪,应采用的治疗原则是( )
A.治其标
B.治其本
C.标本兼治
D.先治标后治本
E.先治本后治标
【正确答案】:C
第 14 题 运用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是( )
A.先扶正,后祛邪
B.先祛邪,后扶正
C.扶正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
D.扶正与祛邪并用
E.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扶正祛邪属中医治则之一。扶正多用补法,祛邪多用攻法,扶正常有留邪之弊,攻邪常有伤正之虞,故使用扶正祛邪法的基本原则是扶正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故应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