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辨证的意义

  儿科辨证的意义

  一、八纲辨证的意义

  将四诊收集的资料归纳、分析而概括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类证候,用以表示疾病的部位、性质及小儿体质强弱和病势的盛衰,这种分析疾病的方法就叫八纲辨证。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的纲领;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虚实是辨别人体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的纲领;而阴阳是辨别疾病性质的总纲领。八纲辨证的前例六纲,可分别归属阴阳,表、热、实属于阳证范畴;里、寒、虚属于阴证范畴。

  二、脏腑辨证的意义

  脏腑辨证是按中医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来分析内脏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小儿药证直诀》则就儿科病五脏证治创立了系统的小儿脏腑辨证体系。在儿科临床上,脏腑辨证是杂病辨证的基本方法,即使在外感病辨证中也时常应用,被认为是儿科病辨证最为重要的辨证方法之一。

  三、温病辨证的意义

  温病即热性病,大多属于感染性疾病的范围,以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为特点。这类疾病的辨证施治,是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基础上,根据病情发展的规律,运用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一般来说,热性病的传变,在儿科可分为表证(相当于急性热病之初阶段,病邪在卫分阶段)、表里兼证(相当于急性热病之初期或中期,邪由卫分渐入气分或营分阶段)和里证(相当于急性热病中期之邪盛期,多见于营血证候,或相当于后期之正虚或正虚邪恋期,此期包括后遗症)三个阶段。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