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助理医师复习资料:精、气、血、津液、神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精的基本概念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起着促进的作用。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肾所藏之精、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以及精、气、血、津液等;狭义之精,是指肾中所藏的生殖之精,即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的精微物质,是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故有“先天之精”之称。

气的含义

在祖国医学中对“气”的反应比较广泛,但归纳起来,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呼吸之气、水谷精气等;二是指脏腑、经络组织的功能活动,如心气、肺气、经气等。

血的概念

血是运行于脉管中的红色液体,是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通过气之推动,循着经脉运行全身,以维持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动。

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人体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主要指体液而言,还包括唾液、胃液、肠液和泪涕等。其中清而稀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二者可相互转化,故统称为“津液”。

神的基本概念

神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反映了内脏功能。是对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目光、呼吸、声音、语言、动作、对外界的反应能力,以及舌象和脉象等情况的综合概括;狭义的神,专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为心所藏之神。


精的功能

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繁衍生命:指人体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由于具有遗传功能的先天之精主要藏之于肾,并受脏腑之精以资助,故生殖之精实由肾精所化生。

(2)濡养作用:精能滋润濡养人体的脏腑形体和官窍。先后天之精充盛,则脏腑之精充盈,全身脏腑组织官窍得以充养,则各种生理机能得以正常发挥。

(3)化血作用:精可以转化为血,是血液生成来源之一。如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因而肾精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故精足则血旺,精亏则血虚。

(4)化气作用:精可以化生为气。先天之精可化生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可化生谷气,再加上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可生成宗气,综合而成一身之气,以推动和调控人体的新陈代谢,维系整体的生命活动。

(5)化神作用:精能化神,精是神志化生的物质基础。积精才能全神,这是生命存在和正常活动的根本保证。

气的功能

《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说明气对人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1.推动作用  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都依赖气的激发,若气的这一功能不足,就会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脏腑、经络功能会减退,还会引起血虚、血脉瘀滞和水湿停滞等病变。

2.温煦作用《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即指气有熏蒸温煦的作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能维持正常的体温,是与气的温煦作用密切相关。若温煦作用不足,便可出现畏寒肢冷,血运迟缓等。

3.防御作用 气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侵犯,,又能与入侵之病邪作斗争,若驱邪外出,则身体康复,若气的这一功能不足,则易受邪而发病。正如《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4.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血、精、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若这一功能不足,便可出现出血、自汗、遗尿、遗精等病症。

5.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若这一功能失常,就会影响到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影响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到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

上述气的五种功能,它们密切配合,相互为用,才能保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血的功能

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的作用。《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就是此意。因此,若血不足,便可引起全身或局部血虚的病理变化,出现头晕、目眩、面色无华、毛发干枯、肌肤干燥、四肢麻木等症状。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