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痰:以痰质清稀色白的痰为特征。如由外感风寒而致病的,必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喉痒、咳嗽等症状。由脾肾虚寒引起的,则出现恶寒肢冷,神倦纳呆,脉沉缓等症状。
燥痰:痰証的一种。见《医学入门》卷五。又名气痰。多由肺燥所致。症见痰少色白,或咯出如米粒状痰,涩而难出,或兼见面白色枯,皮毛干焦,口干咽燥,咳嗽喘促等。治以清肺、润肺为主。
热痰:《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热痰,即火痰也。”证见烦热燥结,头面烘热,或为眼烂喉闭,癫狂嘈杂,懊憹怔忡,痰色亦黄。
湿痰:《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在脾曰湿痰,其色黄,滑而易出,多倦怠,软弱喜卧,腹胀食滞,脉必缓。
肺痈之痰:肺痈是肺部发生痈疡、咳唾脓血的病症,类於肺脓疡、肺坏疽等疾患。多因风热病邪阻郁於肺,蕴结而成;或因嗜酒或嗜食煎炸辛热厚味,燥热伤肺所致。病情变化一般分为三期,表证期: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出汗、咳嗽胸痛、脉浮数等症;酿脓期:主要表现为咳逆胸满、胸痛、时时振寒、脉象滑数等症;溃脓期:主要表现为咳吐脓血腥臭。也可见于其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