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答疑周刊》2010年第18期

【诊断学基础】

1.QRS波群代表( )

A.心室肌除极过程

B.心房肌除极过程

C.心室肌复极过程

D.心房肌复极过程

E.房室交界区的兴奋性

答案:A

学员提问:各波群代表的意义?原创。

解析:

P波——心房除极;

PR段——房室传导时间;

QRS波群——心室除极;

ST段与T波——心室复极的缓慢期与快速期。

2.直肠指诊时,触到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硬的肿物应考虑( )

A.肛裂

B.直肠周围脓肿

C.直肠癌

D.直肠息肉

E.直肠囊肿

答案:C

学员提问:直肠指诊的意义?原创。

解析:

①有剧烈触痛见于肛裂与感染。

②触痛并有波动感见于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③触及柔软光滑而有弹性包块见于直肠息肉。

④触及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的包块应考虑直肠癌。

⑤指诊后指套带有黏液、脓液或血液,说明存在炎症并有组织破坏。

【方剂学】

1.吴茱萸汤主证病机涉及的主要脏腑是( )

A.肝脾

B.肝胃

C.脾胃

D.肝肾

E.脾肾

答案:B

学员提问:请解释?原创。

解析:

吴茱萸汤为《伤寒论》张仲景方,原方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其组方精练,配伍尤妙,有温肝暖胃、降逆止呕之效。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如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所以,吴茱萸汤主证病机涉及的主要脏腑是肝胃。

2.治疗寒凝气滞之心腹猝痛,宜选用( )

A.越鞠丸

B.生化汤

C.复元活血汤

D.苏合香丸

E.血府逐瘀汤

答案:D

学员提问:为什么?原创。

解析:

苏合香丸

功用:芳香开窍,行气温中。

主治:寒闭证。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苔白,脉迟;心腹卒痛,甚则昏厥。亦治中风、中气及感受时行瘴疠之气,属于寒闭证者。

苏合香丸是温开方剂中的常用代表方剂,治疗寒闭证,优于开窍辟秽,并长于行气温中止痛,故对气滞寒凝所致的心腹疼痛,有较好疗效。

3. 小承气汤的功用是( )

A.峻下热结

B.轻下热结

C.缓下热结

D.泻热逐水

E.润肠通便

答案:B

学员提问:请鉴别一下大、小、调胃这三个承气汤?原创。

解析:

小承气汤、调味承气汤二方皆为大承气汤类方。三个承气汤均用大黄以荡涤胃肠积热。

大承气汤硝、黄并用,大黄后下,且加枳、朴,故攻下之力颇峻,为“峻下剂”,主治痞、满、燥、实四症俱全之阳明热结重证;

小承气汤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枳、朴用量亦减,故攻下之力较轻,称为“轻下剂”,主治痞、满、实而燥不明显之阳明热结轻证;

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虽后纳芒硝,但大黄与甘草同煎,故泻下之力较前二方缓和,称为“缓下剂”,主治阳明燥热内结,有燥、实而无痞、满之证。

 

【中医基础理论】

1.《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是因为()

A.人气始生,病气衰

B.人气长,长则胜邪

C.人气始衰,邪气始生

D.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

E.人气抗邪,卫外为固

答案:A.

学员提问:为什么?原创。

解析:

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疾病,大多是白天病情较轻,夜晚较重。故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因为在早晨、中午、黄昏、夜半中,人体的阳气有着生、长、收、藏的规律,因而病情亦随之有慧、安、加、甚的变化。

译文:许多病人多在早晨病情减轻而神志清爽,白昼较安静,傍晚病势渐渐增重,夜间病势最甚……人体早晨阳气生发,邪气衰退,所以病人感到神志清爽;中午人的阳气逐渐隆盛,正气能胜邪气,所以病人较安静;傍晚人的阳气开始收敛,邪气就会逐渐嚣张,所以病情加重;半夜人的阳气闭藏于内,只有邪气处于身形,所以疾病就甚重。

2.司眼睑开合的经脉是()

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阴阳维脉

E.阴阳跷脉

答案:E.

学员提问:为什么?原创。

解析:

阴阳跷脉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肢节运动。跷,有跷捷轻健之义。跷脉从下肢内外侧分别上行头面,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和调节肌肉运动的功能,主要能使下肢运动灵活跷捷。二是主管眼睑开合。由于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故认为跷脉具有濡养眼目和主司眼睑开合的作用。

【中医诊断学】

1.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是因()

A.营分热盛

B.湿热内蕴

C.阴虚津亏

D.痰饮内停

E.瘀血内停

答案:E.

学员提问:但欲漱水不欲咽,为肝郁脾虚的表现,肝郁为气滞,气滞则血瘀,故淤血内停对吗?脾虚为气虚,对吗?

解析:

肝郁脾虚的临床表现为:胸胁胀满窜痛,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食少,腹胀,肠鸣矢气,便溏不爽,或腹痛欲便、泻后痛减,或大便溏结不调,舌苔白,脉弦或缓。此证型中没有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的表现。

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是因为瘀血内停。

2.望色十法中,面色由夭转泽说明()

A.病邪由里出表

B.病由阴转阳

C.病由实转虚

D.病为新病

E.病情好转

答案:E.

学员提问:十法是那十法?

解析:

清代汪宏据《内经》理论,并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了望色十法,即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浮,是色显于皮肤之表,说明病邪在浅表,病情尚轻;沉,是色隐于皮肤之内,说明病邪入里,病情较重。清,是面色清洁明润、舒展均匀,其病多属阳证;浊,是面色晦暗混浊、惨淡不洁,其病多属阴证。微,是色浅淡,为正气不足;甚,是色深浓,主病邪亢盛。散,是色疏散而开展,常见于新病或病将痊愈;抟,是色壅滞某部,常见于久病而病邪积聚。泽,是面色明润光泽,气血充盛;夭,是面色枯槁,缺少光彩,说明气血虚弱,是生命垂危之象。望色十法可从总体上辨表里、阴阳、虚实、久近、成败,具有望色纲领的意义。

【中药学】

1.可以治疗虚寒气滞,久泻不止的药物是()

A.芡实

B.赤石脂

C.莲子

D.浮小麦

E.肉豆蔻

答案:E.

学员提问:B为什么不可以?

解析:

两者同属涩肠药,但各自的功效不同。

肉豆蔻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赤石脂

【性味归经】甘、酸、涩,温。涩肠,止血,生肌敛疮。

【功能主治】用于久泻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带下;外治疮疡不敛,湿疹及角膜炎角膜溃疡。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撤或调敷。

2.热毒咽喉肿痛、痈肿疮毒及瘰疬痰核等,当选用的药物是()

A.白芷

B.紫花地丁

C.玄参

D.升麻

E.紫草

答案:C.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C不选B?

解析:

玄参

[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主治]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紫花地丁

[功能主治]可入药,其性寒味微苦,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等。

紫花地丁对瘰疬痰核无效。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