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
某男,36岁,鼻流浊涕,色黄腥秽,兼见头昏、记忆衰退,舌红,苔黄腻,脉数。除主穴外,宜对证选取( )
A.少商、商阳
B.曲池、阴陵泉
C.丰隆、足三里
D.百会、神庭
E.内庭、曲池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选B。
患者证属鼻渊,湿热阻窍。除主穴外,因手阳明与手太阴相为表里,其脉又上挟鼻孔,取手阳明经合穴曲池清泻肺热;取足太阴经合穴阴陵泉运脾祛湿。
【中医基础理论】
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 )
A.扶正祛邪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因时制宜
E.未病先防
答案与解析:本题答案为D。
用热远热:远,远离、避开。指使用热性药物应避开火热生令之时,即气候炎热之际不宜用大温大热的药物或食物。《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基者病,所谓时也。”治病必须因时制宜,气候炎热则阳气亢盛,阴精易损,再服用大温大热的药物或食物,则助阳气亢盛之势而明精更受损伤,有违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规律,造成阴阳偏胜、失调,故为用药之所不宜。
用寒远寒:使用寒性药物应避开寒气主令之时,即气候寒凉之际不宜使用大寒大凉药物或食物。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因时制宜即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如所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中医诊断学】
太阳蓄血证的小便特点是
A.小便自利
B.小便不利
C.小便淋漓
D.小便自遗
E.小便浑浊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为A。
太阳蓄血证是太阳病的表邪发展,由表入里,侵入血分,形成瘀血,与热邪互结于里。没有影响到膀胱气化,故小便自利。
太阳蓄水证的小便特点为小便不利。因太阳蓄水证是指外邪不解,内舍于太阳膀胱之腑,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能而致蓄水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其膀胱气化不利,所以出现小便不利。
因此本题答案选A。
【中医内科学】
哮证发作时的病理关键在于( )
A.痰阻气闭
B.肺失宣降
C.伏痰
D.肺气不清
E.肺气虚寒
答案及解析:本题答案为A。
哮病发作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邪气触动停积之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壅塞于气道,气道狭窄挛急,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而喘促,痰气相互搏击而致痰鸣有声。
哮病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为主要临床特征,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