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答疑周刊》2012年第09期

中医基础理论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平衡

D.阴阳转化

E.阴阳制约

答案及解析:E

“镇之以静”,即以静镇之。动静分阴阳,动为阳,静为阴。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故就能以静制约动。“胜之以阳”,即以阳胜之。阴盛者,可以用阳来制约。说明了动与静、阴与阳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中医儿科学

多发性抽搐症的发病与哪几脏关系最为密切( )

A.心肝肺肾

B.肺肝脾肾

C.肝心脾肾

D.肺心脾肾

E.心肺肾

答案与解析:C

小儿稚阴稚阳,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护,稍有感触,即易阴阳偏颇,阴虚阳亢,阳动无制。肝体阴而用阳,其志怒,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则致注意力不集中,性情冲动执拗;脾为至阴之脏,性静,脾失濡养,则静谧不足,兴趣多变,言语冒失,心思不定,不能自控;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不足,脑海不充则神志不聪而善忘。

【中医儿科学】

患儿,出生32天。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腹胀,全身散在癞斑,大便溏薄,舌有瘀点,苔黄。治疗首选方是( )

A.茵陈蒿汤

B.茵陈理中汤

C.茵陈五苓散

D.血府逐瘀汤

E.归脾汤

答案及解析:D

患儿出生32天,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诊断为胎黄;

全身散在癞斑--瘀血阻滞之像;

腹胀,大便溏薄--瘀血阻滞,气机运行失常;

舌有瘀点,苔黄--瘀血之像。

综合考虑为胎黄,瘀积发黄证,选用血府逐瘀汤。

诊断学基础

女性,38岁,素有胃溃疡病史10多年,1个月来发作,且上腹部胀痛加重,2天来反复呕吐隔餐或隔日食物。查体:消瘦,有胃型、胃蠕动波及逆蠕动波。临床诊断为幽门梗阻。下列对确诊有意义的体征是( )

A.肝肿大

B.脾肿大

C.上腹部压痛

D.空腹或餐后8小时有振水音

E.腹部静脉曲张

答案及解析:D

幽门梗阻时胃内有大量液体,双手左右摇晃患者上腹部可以听到胃内液体与气体相撞击的声音,此为振水音。正常人餐后或者饮大量液体可有上腹部振水音,若在清晨空腹或者餐后6~8小时以上仍出现振水音,提示幽门梗阻或者胃扩张。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