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细目一:整体观念

要点:

1.整体观念的概念。

2.整体观念的内容。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辨证论治的概念。

2.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概念。

第二单元 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细目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2.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第三单元 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五行的特性。

2.五行的生克乘侮。

细目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2.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第四单元 五脏

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

要点:

1.心的生理功能。

2.肺的生理功能。

3.脾的生理功能。

4.肝的生理功能。

5.肾的生理功能。

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要点:

1.心与肺的关系。

2.心与脾的关系。

3.心与肝的关系。

4.心与肾的关系。

5.肝与脾的关系。

6.肝与肾的关系。

细目三:五脏与五志、五液、五体、五官九窍的联系

要点:

1.五脏与五志的联系。

2.五脏与五液的联系。

3.五脏与五体的联系。

4.五脏与五官九窍的联系。

5.五脏外华。

第五单元 六腑

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要点:

1.胆的生理功能。

2.胃的分部名称和生理功能。

3.小肠的生理功能。

4.大肠的生理功能。

5.膀胱的生理功能。

6.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细目二:六腑与五脏之间的关系

要点:

1.脾与胃的关系。

2.肝与胆的关系。

3.肾与膀胱的关系。

第六单元 奇恒之腑

细目一:脑

要点:

1.脑的生理功能。

2.脑与五脏的关系。

细目二:女子胞

要点: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2.影响女子胞功能的生理因素。

第七单元 气血津液

细目一:气

要点:

1.气的基本概念。

2.气的生成。

3.气的生理功能。

4.气的运动形式。

5.气的分类。

细目二:血

要点:

1.血的基本概念。

2.血的生成。

3.血的功能。

4.血的运行。

细目三:津液

要点:

1.津液的基本概念。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3.津液的功能。

细目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要点:

1.气与血的主要关系。

2.血与津液的主要关系。

第八单元 经络

细目一:十二经脉

要点: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细目二:奇经八脉

要点:

1.奇经八脉的特点。

2.奇经八脉的生理作用。

3.督脉、任脉、冲脉和带脉的基本功能。

细目三:经络的生理与应用

要点:

1.经络的生理功能。

2.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九单元 病因

细目一:六淫

要点:

1.六淫的概念及六淫与六气的关系。

2.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

3.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4.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5.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6.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7.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8.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细目二:疠气

要点:

1.疠气的致病特点。

2.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细目三:七情内伤

要点:

1.七情内伤的概念。

2.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3.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

细目四:饮食所伤

要点:

1.饥饱失常。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细目五:劳逸损伤

要点:

1.过度劳累。

2.过度安逸。

细目六:痰饮

要点:

1.痰饮的概念。

2.痰饮的形成。

3.痰饮的病证特点。

细目七:瘀血

要点:

1.瘀血的概念。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