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针灸学

第一单元 绪论

要点:

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

第二单元 运动系统

细目一:骨学

要点:

1.骨的形态和构造,骨的理化特性。

2.躯干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态结构:椎体、椎弓、椎孔、椎管、椎间孔、棘突、横突、横突孔、关节突、肋凹、肋沟、骶管、骶管裂孔、骶角、骶前孔、骶后孔、骶骨岬、胸骨角、颈静脉切迹、剑突和肋骨小头。

3.上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态结构:肩胛骨的肩胛冈、肩峰、关节盂、下角和喙突;肱骨的肱骨头、肱骨大小结节、结节间沟、外科颈、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肱骨滑车、肱骨小头、内上髁、外上髁、尺神经沟和鹰嘴窝;桡骨的桡骨小头、桡骨粗隆、桡骨茎突;尺骨的鹰嘴、滑车切迹,尺骨小头和尺骨茎突。

4.下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态结构:髋骨的髂骨、耻骨和坐骨、髋臼、闭孔、髂嵴、髂前及髂后上棘、坐骨结节、坐骨棘和耻骨结节;股骨的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小转子、臀肌粗隆和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胫骨粗隆、胫骨前嵴和内踝;腓骨小头和外踝;跟结节。

5.颅骨的名称、数目及以下主要的孔道和结构:眶上孔(或切迹)、眶下孔、枕骨大孔、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翼点、眉弓、枕外隆凸、枕骨髁、乳突、茎乳孔、颧弓、下颌窝、下颌头、下颌角、鼻中隔、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上鼻道、中鼻道、下鼻道、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外耳门和垂体窝。

6.全身各部重要的骨性标志下颌头、下颌角、乳突、枕外隆凸、眉弓、第七颈椎棘突、腰椎棘突、肩胛冈、肩峰、肩胛骨下角、颈静脉切迹、胸骨角、剑突、肋骨、锁骨、肱骨内外上髁、鹰嘴、尺骨小头、尺骨茎突、桡骨小头、桡骨茎突、掌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骶角、坐骨结节、耻骨结节、大转子、髌骨、胫骨粗隆、胫骨前嵴、内踝、腓骨小头、外踝、跟骨、足舟骨和跖骨。

细目二:骨连结

要点:

1.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的主要辅助装置以及关节的轴和运动。

2.脊柱的组成(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的位置和椎间关节);脊柱的生理弯曲和胸廓的组成;脊柱和胸廓的运动。

3.肩、肘、腕关节(桡腕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桡尺骨间关节和手关节的名称和组成。

4.髋、膝和踝关节(距小腿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骨盆的组成和性差,足关节的名称、组成以及足弓的概念。

5.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细目三:肌学

要点:

1.肌的起止,作用及肌的辅助装置。

2.躯干肌中的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腹肌的层次、名称;骶棘肌(竖脊肌)的位置和作用;肋间肌的位置和作用;腹直肌鞘的位置及组成;腹股沟管的位置、组成及通过的内容。

3.头颈肌中的咬肌、颞肌、额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的位置和作用;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4.上肢肌中的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尺侧腕屈肌腱、指伸肌腱的名称和位置;手肌的分群。

5.下肢肌中的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足母)长伸肌、趾长伸肌、腓骨长短肌、胫骨后肌、(足母)长屈肌和趾长屈肌的位置和作用。

6.重要的肌性标志:颞肌、咬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腹直肌、三角肌、肱二头肌及腱、肱三头肌及腱、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尺侧腕屈肌腱、指浅屈肌腱、指伸肌腱、臀大肌、股四头肌及腱、半腱肌腱、半膜肌腱、股二头肌腱、腓肠肌、跟腱、胫骨前肌及腱、(足母)长伸肌腱。

第三单元 消化系统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一般功能。

2.消化管的一般构造。

3.胸腹部的标志线及腹部分区。

细目二:消化管

要点:

1.咽峡的组成,腭扁桃体的位置,舌的形态构造及一般功能,三对唾液腺的位置和腺管开口部位,口腔的组成和分部,牙的形态结构和牙式。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