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生理学

第一单元 概述

细目一: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要点: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细目二: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

要点:

1.整合作用的概念。

2.人体功能的三种调节机制。

神经调节:反射、反射弧的概念;反射的分类;神经调节的特点。

体液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概念;体液调节的特点。

细胞、组织、器官自身调节的概念。

细目三: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原理

要点:

1.反馈的概念。

2.负反馈和正反馈的概念及意义。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目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要点:

1.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点。

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被动转运的概念和形式;主动转运及离子泵的概念;胞吐和胞纳的概念。

细目二: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要点:

1.细胞静息电位的定义及形成的离子基础。

2.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定义及形成的离子基础。

3.阈值、阈电位、局部反应、总和的概念。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其特征。

5.神经细胞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变化。

细目三: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要点:

1.骨髂肌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及其耦联物质。

2.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的概念。

3.前负荷、后负荷的概念及其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第三单元 血液

细目一:血液与内环境

要点:

1.体液的概念及其分布。

2.机体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意义。

3.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的概念及正常值。

4.血浆成分;血浆蛋白的功能。

5.血液的理化特性。

细目二:血细胞

要点:

1.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功能及正常值。

2.红细胞的生成。

细目三: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要点:

1.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2.体内、体外的抗凝物质。

3.纤维蛋白溶解过程。

细目四:血量和血型

要点:

1.血量;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2.ABO血型系统。

3.输血的基本原则。

第四单元 血液循环

细目一:心肌细胞生物电现象

要点:

1.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离子基础。

2.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离子基础。

细目二: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要点:

1.自动节律性的概念;心脏起博点及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2.传导性:心脏内兴奋传导途径和特点;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3.兴奋性:心肌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4.心肌收缩的特点。

细目三:心脏泵血功能

要点:

1.心动周期的概念及心率正常值。

2.心脏泵血-射血与充盈过程。

3.心脏的输出量及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正常心音及心电图。

细目四:血管生理

要点:

1.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

3.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4.微循环的概念及其血流通路。

5.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细目五: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要点:

1.心脏、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2.延髓心血管中枢及降压反射。

3.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细目六:心和脑的血液循环

要点:

1.冠脉循环、脑循环的特点。

2.血―脑脊液屏障。

第五单元 呼吸

细目一:肺通气

要点:

1.呼吸道口径的调节。

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3.肺通气动力-呼吸运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内负压的概念及意义。

4.肺通气阻力的组成;顺应性的概念。

5.肺容量的组成;潮气量、功能残气量和时间肺活量的概念及意义;时间肺活量的正常值。

6.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的概念。

细目二:呼吸气体的交换

要点:

1.肺泡及组织气体交换的动力及过程。

2.影响肺泡气体交换的因素。

细目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要点:

1.呼吸气体的运输形式。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