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醋三酒一
【摘要】 通过36例病例观察醋三酒一方对足跟底,跟底肌腱及其附着点急慢性损伤的疗效,拟从药理学角度分析本方治疗机理,介绍本病的疗方疗法。
【关键词】 临床表现;疗方疗法;疗效与分析
足跟底及跟底肌腱附着点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多见于跳跃项目以及蓝、排球运动员。其主要原因是跳跃腾空落下时跟底直接撞击硬地、硬物或起跳时冲击地面过猛,导致跟底部脂肪垫、筋膜等结缔组织硬性损伤。另外长期进行大负荷跳跃练习也往往发病。前者为急性损伤,后者为慢性损伤。
1 临床症状
整个后跟底部以及周围疼痛,可伴牵扯痛或刺痛。压痛明显,无法再进行跳跃练习,甚至连走路也受到严重影响。皮肤微红,有灼热感,急性期患部及周围水肿。慢性损伤在治疗后疼痛可减轻或消失,暂且可在草地或木糠道上做轻度的跳跃练习,但往往训练后加重,休息缓解,以此反复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正常训练。
2 治疗方法
2.1 蒸法 所谓醋三酒一方是取三份醋一份酒,即3∶1等份比例组方。使用一般普通食醋和50°左右白酒。具体操作:取150ml食醋和50ml白酒,混合后置于耐火容器中,然后加热至药液沸腾产生蒸气。将脚尖搁在凳子上或专门支架上,然后患部对着蒸气熏蒸,以可以忍受为度,并注意随时调整与蒸气接触面的角度和高度防止烫伤。每天1次,每次20~30min,5~7次为1个疗程。药液蒸发减少后可按此比例添加。急性损伤必须在24h之后,开放性创伤要等到创面愈合后方可采用此法治疗。
2.2 膏敷法 按醋三酒一方比例,取药液250ml,加热至沸,然后加入乳香、没药各6g(研末),边搅拌边加入淀粉60g,待成糊状后即将其涂在牛皮纸上(面积应大于病变范围,厚约1~1.5cm)等温度降至50°左右时敷贻于患处,外加三、四层纱布包扎。单以膏敷法治疗一般2h后疼痛开始减轻,6h后开始消肿,平均治愈时间为5~7天。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压痛、肿胀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疼痛、压痛、肿胀明显消失,功能无障碍;好转:疼痛、压痛、肿胀有所减轻,功能性障碍有所改善;无效:疼痛、压痛、肿胀无改善,功能性障碍无改善。
3.2 治疗效果 在上述2种疗法中,可以两者选择其一,也可以两者联合使用,笔者在采用先蒸法,后膏敷法的36个病例中,痊愈30例,占83.30%;显效4例,占11.1%;好转2例,占5.55%;无效0例。痊愈显效率达94.4%,根据临床观察,中轻度患者经4~5次治疗,重度患者经7~15次治疗即可达到痊愈或显效,见表1。
表1 疗效统计 略
治愈后安排由小强度逐渐过渡到中等强度的训练,应尽可能减少患部的负荷,选择草地或木糠道上的跳跃练习,2~3周后可进行正常训练。另外通过对36例患者追踪随访,均未见复发。
4 讨论
急慢性后跟底部损伤,按照中医病机括概为:“气滞血瘀,经气阻滞,湿气重浊,”以致不通则痛,则肿,则红。其相应的治疗原则为:行气活血,疏经除湿。关于醋酒的作用及功效,《本草拾遗》 [1] :“破血运,除 块坚积,消食,杀恶毒,破结气,心中酸水痰饮。” 据现代药理学分析,醋一般由浸膏质、灰分、挥发酸、不挥发酸,还原糖等组成。具体物质有高级醇类、3-羟基丁酮(Ace-toin)、二羟基丙酮(Dihydroxyacetone)、酪醇(Ty-rosoi)、乙醇(Acetaldehyde)、甲醛(Formaldehyde)、乙缩醛(Ac-etal)、乙酸(含量3%~5%)琥珀酸、草酸及山梨糖(Sorbose)等糖等。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 醋的成分具有软化血管,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和消炎的作用,同时在加热的条件下(对胼胝较厚的足跟底)更具较强的穿透力,从而加强疗效,而酒则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并且投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乳香、没药配伍使用疗效倍增 [2] .醋三酒一方经济实用,操作简便,疗效显著,颇具推介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时珍。本草纲目。明代著明医学,1578. 2 胡熙明,张立平。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