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硬肿症寒冷损伤综合症中药药浴
硬肿症是以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出现严重综合征时甚至危害新生儿生命。本病发病原因很多,如受寒、饥饿、感染、窒息等。发生在1周内的又称寒冷损伤综合征。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温水袋、保温箱等。笔者以中药温水浴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24例为1996年9月~1998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其中男婴18例,女婴6例;出生时体重<2500g者16例,≥2500g者8例;出生后3天内发病者19例,4~7天发病者5例;硬肿面积<30%(轻度)者15例,面积达50%(中度)者6例,面积>50%(重度)者3例。
2治疗方法
2.1药剂制备将中药防风、桑枝各30g,透骨草、红花、艾叶各20g,加水2000ml,大火煎沸10~15分钟,去渣取汁,待药液降至45℃时使用。
2.2药浴室应调节至24~26℃。先将患者上身以毛毯裹好,然后将病变部位(双下肢及臀、腰骶、背)浸入45℃的药液中。操作者一手托住患儿躯干,一手在药液中轻轻揉捏患儿硬肿部位。先行环形揉捏,由轻到重,待局部皮肤及皮下脂肪松软后,再作上下推揉。每次10~15分钟,1次/d.药浴按摩后,迅速擦干患儿,并包裹好,然后置于温箱内保暖。对于较严重的病例,中药温浴、按摩可增至2次/d,每次15分钟。同时应补充液体(10%葡萄糖 60ml/kg/d)和热量(开始50kcal/kg/d,体温上升后逐渐增加至100~120kcal/kg/d)。校搜集整理
3治疗结果
经治后23例体温上升(体温>36.5℃),硬肿部位松散如常,吸吮有力,呼吸平稳。治愈率达95.83%,其中中、轻度21例,2天全愈;重度3例,2例3天痊愈;1例因其它疾病死亡。
4典型病例
李某,男,1997年2月14日出生,体重2.45kg.患儿出生后第2天出现双下肢硬肿、发凉,体温不升。临床诊断: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经中药药浴加按摩2日,双下肢硬肿消失,肤色正常,弹性良好,体温上升至36.8℃,痊愈。产后第8天出院。
5体会
药浴之药液温度不要超过45℃,药浴、按摩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谨防加温过快导致肺出血。按摩应轻柔,有节律,力量要均匀,以免造成皮肤损伤。对于重度患儿,在药浴、按摩的同时,根据其病情应给予抗生素、能量合剂,补充液体和热量,必要时给氧。合并新生儿出血症的患儿不宜使用中药药浴及按摩,以免加重出血。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属中医“痹症”范畴,是由于卫阳不固,寒邪侵袭,阻滞于皮肤、肌肉之间,以致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经络阻隔。针对其病因病机,我们采用了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治则。方中红花、透骨草活血化瘀;防风、桑枝祛风寒,利关节;艾叶温经散寒。因病在腠理,所以采用了药液温浴。结果表明,药浴和按摩,可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增加,皮肤及皮下脂肪变软,水肿消退,从而达到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维俊,欧义芳。儿科常见疾病手册。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142
2黄德银,陈红。新生儿疾病学,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