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答疑周刊》2010年第9期

【中医外科学】

1.不属于外来伤害致病的是( )

A.跌仆损伤

B.沸水

C.食物毒

D.火焰

E.寒冻

答案:C

学员提问:为什么?原创。

解析:

外来伤害致病:

凡跌仆损伤、沸水、火焰、寒冻及金刃竹木创伤等一切物理和化学因素都可直接伤害人体,引起局部气血凝滞,郁久化热,热胜肉腐等,导致瘀血流注、水火烫伤、冻伤、外伤染毒等外伤性疾病。同时也可因外伤而再感受毒邪,发生破伤风或手足疗疮等。或因损伤致脉络瘀阻,气血运行失常,筋脉失养而发生脱疽等。

感受特殊之毒致病:

特殊之毒除虫毒、蛇毒、疯犬毒、药毒、食物毒外,尚有疫毒。外科疾病中可因虫兽咬伤,感受特殊之毒而发病,如毒蛇咬伤、狂犬病;接触疫畜如牛、马、羊而感染疫毒的疫疔;因虫螫咬伤后引起的虫咬皮炎;某些人由于禀性不耐,接触生漆后而发漆疮。此外,凡未能找到明确致病的病邪者也称为毒,如无名肿毒。由毒而致病的特点,一般发病迅速,有的可具有传染性,常伴有疼痛、瘙痒、麻木、发热、口渴、便秘等全身症状。

所以,食物毒属于感受特殊之毒致病,不属于外来伤害致病,故正确答案为C.食物毒。

2. 初起皮肤上有粟粒样脓头,红肿热痛,病情发展则脓头增多,溃后状如蜂窝,范围在9~12cm之间的是( )

A.痈

B.疔

C.疖

D.有头疽

E.附骨疽

答案:D

学员提问:有头疽和附骨疽的各自特点?原创。

解析:

有头疽的特点与病因病机:

(1)概念: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

(2)特点:

①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热红肿胀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

②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过9~12cm,大者可在30cm以上;

③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之处;

④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消渴病患者,并容易发生内陷。

附骨疽的定义及特点:

(1)概念:附骨疽是一种毒气深沉,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2)特点:

①儿童常见;

②多发于四肢长骨,局部胖肿;

③附筋着骨,推之不移,疼痛彻骨;

④溃后脓水淋漓,不易收口,可成窦道,损伤筋骨。

3. 下列皮损中哪项不是继发性皮损( )

A.溃疡

B.糜烂

C.脓疱

D.痂

E.抓痕

答案:C

学员提问:原发性及继发性皮损都有哪些?原创。

解析:

皮肤病的原发性及继发性皮损:

(1)原发性皮损:原发性皮损是皮肤病在其病变过程中直接发生及初次出现的皮损,有斑疹、丘疹、风团、结节、疱疹、脓疱等。

(2)继发性皮损:是原发性皮损经过搔抓、感染、治疗处理和在损害修复过程中演变而成的皮损,有鳞屑、糜烂、溃疡、痂、抓痕、皲裂、苔藓样变、疤痕、色素沉着、皮肤萎缩等。

4. 白秃疮相当于西医学的( )

A.黄癣

B.白癣

C.手癣

D.脚癣

E.股癣

答案:B

学员提问:解释一下白癣和黄癣的皮损特征?原创。

解析:

(1)白秃疮:相当于西医的白癣。皮损特征:

在头皮有圆形或不规则的覆盖灰白鳞屑的斑片。

病损区毛发干枯无泽,常在距头皮0.3~0.8cm处折断而呈参差不齐。

头发易于拔落且不疼痛,病发根部包绕有白色鳞屑形成的菌鞘。自觉瘙痒。

发病部位以头顶、枕部居多,但发缘处一般不被累及。

青春期可自愈,秃发也能再生,不遗留瘢痕。

(2)肥疮:相当于西医的黄癣,俗称“黄癞”。皮损特征:

有黄癣痂堆积。癣痂呈蜡黄色,肥厚,富黏性,边缘翘起,中心微凹,上有毛发贯穿,质脆易粉碎。

有特殊的鼠尿臭。除去黄癣痂,其下为鲜红湿润的糜烂面,病变部位可相互融合,形成大片黄痂。病变区头发干燥,失去光泽。

久之毛囊被破坏而成永久性脱发。病变痊愈后在头皮留下广泛、光滑的萎缩性疤痕。头皮四周约1cm左右头皮不易受损。

5. 内痔分度的主要依据是( )

A.便血多少与颜色

B.脱出情况

C.痔核大小

D.病程长短

E.疼痛程度

答案:B

学员提问:具体说说内痔的分度?

解析:

内痔的分度:

Ⅰ度: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偶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偶有便血,痔脱出不能还纳,多伴有感染、水肿、糜烂和坏死,疼痛剧烈。


【中医基础理论】

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 原创

A.脑

B.心

C.五脏

D.经络

E.脏腑

学员提问:应该怎样理解?

答案与解析:

答案:C。

人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脏,古通藏。五脏具有“藏”的特点,藏精、藏气、藏血、藏神为其共性,故又名五神脏。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人体统一协调的机能活动。这就是“五脏一体观”的基本内容,反映出人体内部器官是相互关联而不是孤立封闭的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之一。

【中医诊断学】

证见身热夜甚,口渴不甚,心烦不寐,斑疹隐现,舌红绛,脉细数,此属( )

A.卫分证候

B.气分证候

C.营分证候

D.血分证候

E.以上都不是

学员提问:为什么是A?

答案与解析:

答案:A。

卫分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头痛,全身不适,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有咳嗽,咽喉肿痛。

【中药学】

川芎不宜治疗的头痛是( )

A.风寒头痛

B.瘀血头痛

C.风湿头痛

D.血虚头痛

E.肝阳头痛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E而不是其他答案,解释一下好吗?

答案与解析:

答案:E。

川芎性升散,善“上行头目”,能活血祛风止痛,为治疗头痛的要药,可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外感头痛、风湿头痛、血瘀头痛、血虚头痛等。但忌用于阴虚阳亢之头痛。 所以,此题答案为E。

【方剂学】

患者喜某,女。心腹胁肋疼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选方剂学

用( ) 医学 教育网原创

A.左金丸

B.失笑散

C.大柴胡汤

D.一贯煎

E.金铃子散

学员提问:为什么会是E的答案呢

答案与解析:

铃子散主治肝郁化火证。心胸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功用〗 疏肝泄热,活血止痛。治证为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所致。为治疗肝郁化火诸痛证的代表方剂。以胸腹胁肋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为证治要点。

金铃子散证则因郁久而化热,除肝经所过部位的胀痛外,还能兼见口苦、口干、面红目赤、耳鸣耳聋、大便秘结、舌红脉数等内热之象。

题干所示,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郁化火,肝经所布的心腹胁肋疼痛,最佳方剂应选金铃子散。

【中医内科学】

不寐的 阴虚火旺证亦可选用( )

A.交泰丸

B.琥珀多寐丸

C.温胆汤

D.半夏秫米汤

E.朱砂安神丸

学员提问:为什么会是E的答案呢

答案与解析:

对于经行不寐的患者,平时可以服用丸药调解。如阴虚火旺者可服用朱砂安神丸或补心丹,心脾两虚者可服用归脾丸或柏子养心丹,肝郁化火者可服用加味逍遥丸等。

【中医外科学】

关于有头疽的病因病机哪项不正确( )

A.感受风温、湿热之毒

B.情志内伤,气郁化火

C.肾气亏损,火邪炽盛

D.膏梁厚味,湿热火毒

E.外感风温、风热挟痰

学员提问:请解释一下。

答案与解析:

有头疽的病因病机:

答案:E。

1.外感风温、湿热之邪邪毒侵入肌肤,毒邪蕴聚以致经络阻塞,气血运行失常。2.脏腑蕴毒情志内伤,气郁化火;或由于平素恣食膏粱厚味、醇酒炙博,以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火毒内生。以上二者皆可致脏腑蕴毒。3.内伤精气由于房室不节,劳伤精气,以致肾水亏损,水火不济;阴虚则火邪炽盛,感受毒邪之后,往往毒滞难化。体虚之际,容易发生,故消渴患者常易伴发本病。如阴虚之体,每因水亏火炽,而使热毒蕴结更甚;气血虚弱之体,每因毒滞难化,不能透毒外出,如病情加剧,极易发生内陷。所以,E.外感风温、风热挟痰--不符合。

【中医妇科学】

学员提问:请问老师:抑制FSH分泌,促进LH生成,FSH、LH代表什么?

答案与解析:

促卵泡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医学教育网校(www.mod66.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