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肺痈恢复期的最佳治法是( )
A.益气养阴清肺
B.滋补肺肾
C.益气健脾
D.补肺益气
E.清肺化浊
答案与解析:A
肺痈恢复期病机为邪毒渐去,肺体损伤,阴伤气耗,或为邪恋正虚。因此最佳治法是:益气养阴并清肺之余邪。
【中医诊断学】
某男,22岁,常口苦眩晕,烦躁失眠,此因( )
A.肝胆湿热
B.肝火亢盛
C.肝胃郁热
D.心火亢盛
E.湿热蕴脾
答案及解析:B
心火亢盛证,是指心火炽盛所表现的证候。凡五志,六淫化火,或因劳倦,或进食辛辣厚味,均能引起此证。
【临床表现】心中烦怒,夜寐不安,面赤口渴,溲黄便干,舌尖红绛,或生舌疮。脉数有力。甚则狂躁谵语,或见吐血衄血,或见肌肤疮疡,红肿热痛。
本证以心及舌、脉等出现有关实火内炽的症状为辨证要点。
肝火亢盛指肝气亢盛的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症见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燥易怒,舌边尖红,脉弦数,甚则昏厥、发狂、呕血等。治宜平肝泻火。肝火上炎,循经上攻头目,故头晕胀痛,肝火内炽,肝性失柔,则急躁易怒,火热内扰,神魂不安,故失眠多梦。
【中医儿科学】
患儿,11个月。早产,生后一直人工喂养,经常泄泻。近4个月来食欲不振,面色晄白,唇舌爪甲苍白,毛发稀黄,精神萎靡,手足欠温,舌淡苔白,指纹淡。检查:血红蛋白:60g/L。治疗应首选( )
A.金匮肾气丸
B.六味地黄丸
C.补肾地黄丸
D.理中丸
E.小建中汤
答案及解析:C
本题为胎怯之肾精薄弱证,治法为益精充髓,补肾温阳,方药为补肾地黄丸加减。
建议您先掌握肾精薄弱证的症候,尤其是特征性的表现。
肾精薄弱证—证候:体短形瘦,头大囟张,头发稀黄,耳壳软,哭声低微,肌肤不温,指甲软短,骨弱肢柔,或有先天性缺损畸形,指纹淡。
辨证:本证为胎怯最常见的证型,多见于早产儿,以肾精薄弱,元阳未充为特征。肾主胞胎,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故本证候在形体、肢体、骨骼、耳廓等方面不足之象明显。
【中药学】
患者,女,46岁。连日来口舌生疮,小便短赤,伴烦躁失眠,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用药宜首选( )
A.牛黄、大黄
B.木通、竹叶
C.黄连、黄芩
D.茯苓、薏苡仁
E.车前子、白茅根
答案与解析:B
本题患者为心火亢盛,下移小肠。
木通性味苦寒,能入心经,且能利通小便,导热下行而降心火,故可用于心火上炎、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等症。
竹叶上能清心火,下能利小便,上可治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下可疗心移热于小肠之小便短赤涩痛,常配木通、生地黄等药用,如导赤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