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太阳蓄血证的小便特点是
A.小便自利
B.小便不利
C.小便淋漓
D.小便自遗
E.小便浑浊
答案及解析:A
太阳蓄血证是太阳病的表邪发展,由表入里,侵入血分,形成瘀血,与热邪互结于里。没有影响到膀胱气化,故小便自利。
太阳蓄水证的小便特点为小便不利。因太阳蓄水证是指外邪不解,内舍于太阳膀胱之腑,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能而致蓄水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其膀胱气化不利,所以出现小便不利。
【方剂学】
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属八正散的组成药物( )
A.大黄 炙甘草
B.瞿麦 萹蓄
C.木通 栀子仁
D.茯苓 猪苓
E.滑石 车前子
答案与解析:本题答案为D。
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猪苓:利水消肿,渗湿。
茯苓和猪苓都有利水消肿,渗湿作用。猪苓利水作用强,无补益作用。茯苓能补能利,既能利水,又能健脾宁心。
因此本题答案选D。
【中医诊断学】
脱肛多属( )
A.气虚证
B.气陷证
C.气逆证
D.气滞证
E.气脱证
答案与解析:B。
不能从字面意思理解,脱肛主要是因为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不属于气脱证,而是气陷证。
气陷证是指气虚升举无力,应升反降,以头晕眼花,少气倦怠,脘腹坠胀,脱肛,胃、肾、子宫等内脏下垂,舌淡苔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气脱证真气急骤外泄,以突然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目合口张,肢冷,呼吸微弱,甚者昏迷,二便失禁,舌淡,脉微欲绝等为常见症的危重证候。
【中医外科学】
患者男性,54岁,5年前腰部因疼痛,外贴膏药后皮肤出现局限性红肿,后起水疱,伴瘙痒,自行治疗后皮损结痂,有色素沉着,5年中病情反复发作,皮损肥厚干燥,有鳞屑,瘙痒剧烈,舌淡红,苔薄,脉弦细数。其治疗方药是( )
A.黄连解毒汤加减
B.凉膈散加减
C.消风散合当归饮子加减
D.龙胆泻肝汤加减
E.化斑解毒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答案与解析:C
本题患者为接触性皮炎——血虚风燥证。
血虚风燥,病情反复发作,皮损肥厚干燥,有鳞屑,或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有抓痕及结痂;舌淡红,苔薄,脉弦细数。
辨证分析:热毒湿邪久羁,故病情反复发作;日久耗伤阴血,血虚生风,肌肤失养则皮损肥厚,干燥,有鳞屑,或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有抓痕及结痂;舌淡红、苔薄、脉细数为血虚风燥之象。
治法:清血润燥,祛风止痒。
方药:消风散合当归饮子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