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李某。男性,71岁,原有“肺痨”,迁延不愈,出现咳吐浊唾涎沫,质黏稠,偶有咳痰带血,咳声不扬,口干咽燥,午后潮热,形体消瘦,舌红而干,脉虚数。其诊断为( )
A.肺痈初期
B.肺痨虚火灼肺证
C.虚热肺痿
D.肺痨气阴两虚证
E.肺痨肺阴亏虚证
答案与解析:肺痿虚热证:症状
咳吐浊唾涎沫,其质较粘稠—肺阴亏虚,虚火内炽,灼津为痰。
或咳痰带血—阴虚肺燥,咳伤肺络
咳声不扬,甚则音哑—肺津不足,金破不鸣
气息喘促—肺失滋润,宣降失职,肺气上逆
口渴咽干,午后潮热,皮毛干枯—虚火内盛,阴亏津伤,皮毛失荣
舌红而干,脉虚数—阴虚火盛,肺津不足之象
患者符合肺痿虚热证的临床表现,故答案选择C。
2.患者因突然心悸、气短来医院急诊,心电图表现有连续发生的房性早搏,其心电图应诊断为( )
A.偶发房性早搏
B.频发房性早搏
C.室性心动过速
D.房性心动过速
E.交界性心动过速
答案与解析:D
早搏,一般是因为心脏内某一部分的兴奋性过高而引起,若心房内有一处兴奋性过高而产生的早搏,便称为房性早搏;如在房室结或心室内有较高的兴奋点引起的早搏,则称为房室结性或室性早搏。作心电图检查可以将其分辨出来。按早搏发生的频度,每分钟在6次以上的,被称为频发性早搏,不足6次的为偶发性早搏。若早搏两两成双地出现,则称为二联律;若三个三个一组出现,则称为三联律。因此,可以诊断。
3.如果该病人咳嗽加重成为主症,选用( )
A.海藏紫菀汤
B.养阴清肺丸
C.白及枇杷丸
D.大补元煎
E.黛蛤散
答案与解析:A
患者痨嗽日久,肺气大伤,气阴不足,治法宜以润肺宁嗽,补气养阴,海藏紫菀汤中海藏以保肺为君,故用紫菀、阿胶。以清火为臣,故用知母、贝母。以参、苓为佐者,扶土所以生金。以甘、桔为使者,载药上行脾肺。五味子滋肾家不足之水,收肺家耗散之金,久嗽者所必收也。白及枇杷丸偏于止血,化痰,滋阴。选海藏紫菀汤比较适宜。
4.患者女性,45岁,水肿一月,从下肢开始,水肿渐延及全身,皮肤绷紧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日一行,不成形,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问题)如果该病人虽经治疗,病情稍减,但反复发作水肿,且兼口咽干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弦数。应治以何方()
A.增液承气汤
B.六味地黄丸
C.左归丸
D.五苓散
E.猪苓汤
答案与解析:若伴有胸水,气粗喘满,倚息不得卧,脉弦有力,选五苓散,而兼口咽干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弦数。为湿热伤阴,应以猪苓汤滋阴利水。答案选E。
5.彻夜不寐,大便秘结者,宜选( )
A.温胆汤
B.礞石滚痰丸
C.半夏秫米汤
D.朱砂安神丸
E.以上都不是
答案与解析:礞石滚痰丸
【功能与主治】降火逐痰。用于实热顽痰,发为癫狂惊悸,或咳喘痰稠,大便秘结。处方精练峻利,开治老痰的一大法门,疗效可靠,为临床常用之品。凡久病顽痰、怪病难以名状者,只要不是虚证,皆可应用,往往收到满意的疗效,实为治疗老痰、顽痰所不可缺之药。化痰可以治疗彻夜不寐,通便可以治疗大便秘结。答案选B。
6.患者胸痛剧烈,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痛无休止,身寒肢冷,气短喘息,脉沉紧。宜选( )
A.乌头赤石脂丸
B.血府逐瘀汤
C.冠心苏合丸
D.瓜萎薤白半夏汤
E.天王补心丹
答案与解析:A
此时病人阴寒极盛,心痛之重症,选用乌头赤石脂丸,宣痹温阳,方中蜀椒、干姜温中散寒;附子、乌头治疗心痛厥逆,赤石脂入心经而固涩心之阳气,温涩调中,选A最为适宜。
7.风湿热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是( )
A.心脏炎
B.蝶形红斑
C.环形红斑
D.关节炎
E.舞蹈症
答案与解析:风湿病变可侵及心脏各部分,心肌炎和心内膜炎最常见和最重要。心肌中可见有典型的阿少夫小体,主要存在于心肌间质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心内膜炎主要累及瓣膜,导致瓣膜肿胀及增厚,表面出现小赘生物,瓣叶闭合处有纤维蛋白沉着,形成瓣叶间粘连,风湿若反复发作可使瓣膜病变加重,引起瓣叶间粘连,缩短变形,加上腱索和乳头肌粘连使变形加重,形成瓣口狭窄。心包的浆液渗出吸收后,轻型病例可完全恢复,多数病例反复迁延发作,使心瓣膜变形及心肌瘢痕形成。关节炎以渗出为主,炎症消退后不遗留后患。
心脏炎为最严重的病变,多见于青少年风湿热患者,心脏炎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随发病年龄增长而渐减低。轻者无症状,心包、心肌、心内膜可个别受累,或同时三层不同程度受累称为全心炎。
(一)心肌炎 症状取决于心肌受侵的范围与程度,可有心悸及心前区不适;严重者并发心力衰竭,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出汗等,常是急性期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查体:可有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心脏普遍增大,心尖第一心音减低,可以出现舒张期奔马律,心脏杂音等及其他心衰体征。心电图有房室传导阻滞、早搏、房颤、T波平坦或倒置,ST段下移及Q-T延长,提示心肌损害。
(二)心内膜炎 急性期可无明显体征。初发风湿热可由于血流加速,心脏扩大或者由于瓣膜水肿,炎症反应而产生相应杂音,心脏杂音多数源于二尖瓣,小部分源于主动脉瓣。由于心肌病变及二尖瓣炎症反应所产生的舒张中期杂音,又名Carey-Coombs杂音。急性期的杂音常需追踪观察,轻者随风湿热控制可消失。若反复风湿活动可产生瓣膜永久损害,杂音可持续存在。产生永久损害一般约需2年以上,约有1/2心脏炎患者初始无症状而最终发生慢性心瓣膜病。
(三)心包炎 为风湿性全心炎或浆膜炎的一部分。常先有纤维蛋白的渗出,患者有胸痛,可闻及心包摩擦音,继之可有浆液渗出形成心包积液,但液量常不多。可同时有胸膜炎或肺炎。心电图可有ST段上移及T波倒置。
据统计约有1/3心脏炎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最终发展为慢性心瓣膜病。多见于成年人。
因此,心脏炎仍是风湿热的重要临床表现,也是重要的鉴别诊断之一。答案选A。
8.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治疗方剂宜首选( )
A.荆防达表汤
B.葱豉桔梗汤
C.新加香薷饮
D.参苏饮
E.加减葳蕤汤
答案与解析:患者表现为暑温初起,治法以祛暑解表,选新加香薷饮。
【组成】香薷6克,银花9克,鲜扁豆花9克,厚朴6克,连翘6克。
【功用】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主治】暑温初起复感风寒。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心烦而赤,口渴,苔白,脉右洪大左反小者。本方是以恶寒发热,无汗,口渴,脉浮为辩证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