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1.患者脘腹隐痛,痞胀不舒,食后胀甚,食欲不振,嗳气,面色萎黄,倦怠神疲,舌淡苔白,脉弱,宜诊为( )

A.脾气虚证

B.胃气虚证

C.胃阳虚证

D.胃肠气滞证

E.脾阳虚证

答案:B

解析:胃气虚证是指胃气不足,胃的机能减退,影响胃的受纳、腐熟功能,以致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胃脘痞胀,食后胀甚,或隐隐作痛,按之觉舒,不思饮食,恶心呕逆,时作嗳气,或干呕范围,面色萎黄,少气,神疲乏力,声低懒言,自汗眩晕,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2.某女,27岁,二个月来眼眶周围发黑,苔白滑,脉沉弦,此属( )

A.肾精亏虚

B.肾阳虚

C.肾虚水饮

D.瘀血内停

E.肾阴虚

答案:C

解析:

肾虚水泛证是指由于肾阳亏虚,气化失权,水湿泛滥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身体浮肿,腰一下尤甚,按之没指,畏寒肢冷,腰膝酸冷,腹部胀满,或见心悸气短,或咳喘痰鸣,小便短少,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弦无力。

[机理分析]本证多由久病失调,或素体虚弱,肾阳亏耗所致。眼眶周围发黑者,多属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为阳虚寒盛,水湿不化所致。黑色属肾属水。黑为阴寒水盛之色。

3.肠道热结,腑气不通的热型是( )

A.身热不扬

B.日晡潮热

C.身热颧红

D.壮热汗出

E.长期微热

答案:B

解析:阳明经常于日晡之时发热明显,系胃肠燥热所致,邪热入里,与胃肠糟杂互结,故热势较高。壮热汗出多见于外感温热病的气分阶段,因表邪入里化热,邪正相搏,阳热内盛,蒸达于外所致。

4.以下哪项不是脉象有胃气的主要特点( )

A.来去从容

B.节律一致

C.不疾不徐

D.不浮不沉

E.尺脉有力

答案:E

解析: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是人体营卫气血之源,人之死生,决定于胃气的有无,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因此,脉亦以胃气为本,有胃气的脉象,古人说法很多,如《灵枢。终始》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或中取以候胃气。总的说来,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是为有胃气。即使是病脉,不论浮沉迟数,但有徐和之象,便是有胃气。诊察胃气的盛衰有无,对判断疾病的进退凶吉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尺脉有力不属于有胃气的范畴。

5.震颤麻痹患者常采取的步态是( )

A.醉酒步态

B.步态稳健

C.慌张步态

D.跨阈步态

E.共济失调步态

答案与解析:跨阈步态多见于腓总神经损伤,共济失调步态多见于小脑病变引起,醉酒步态常见于小脑疾病、酒精中毒、或巴比妥中毒;帕金森氏病为锥体外系的常见病,以姿势障碍、肌僵直、静止震颤为主要特点。

1.姿势障碍:起动困难(慌张步态)、转弯困难。

2.经典的步态特点:站立相及双足支撑期延长,足跟着地消失代之以足趾落地或足跟、足趾混合同时落地,站立相末期,足趾离地时的推进力消失;摆动相缩短,髋关节和膝关节摆动幅度下降;上肢摆动幅度及摆动时间缩短;步幅长缩短;重心上下垂直移动消失。

6.按肌肤尚温,汗出如油,脉躁疾无力者是()

A.实热证

B.亡阳证

C.亡阴证

D.阴虚证

E.气虚证

答案:C

解析:亡阴证临床表现为身体干瘪,皮肤皱折,眼眶深陷,唇干齿燥,精神烦躁或昏迷谵妄,汗出而粘,身热手足温,口渴而喜冷饮,呼吸气粗,唇干舌红,脉虚数无力或细数,亡阴证是十分危重的证候。由于阴阳互根,互相依存,阴竭则阳无所附而散越,故亡阴证往往会很快导致亡阳证,最终是阴阳离决,生命无存。亡阳证的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神志模糊或神昏,舌淡白而润,脉微欲绝。应从脉象和出汗的性质进行鉴别。

7.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怠者是( )

A.宗气内虚

B.饮停心包

C.心肺气绝

D.宗气不守

E.宗气充盛

答案解析:按虚里: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为诸脉所宗。探索虚里搏动的情况,可以了解宗气的强弱,病之虚实,预后之吉凶。古人对此至为重视。

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为健康之征。其动微弱无力,为不及,是宗气内虚。若动而应衣,为太过,是宗气外泄之象。若按之弹手,洪大而博,属于危重的证候。

若见于孕妇胎前产后或痨瘵病者尤忌,应当提高警惕。至于惊恐,大怒或剧烈运动后,虚里脉动虽高,但静息片刻即平复如常者,是生理现象。如果其动已绝,它处脉搏也停止的,便是死候。虚里按诊对于指下无脉,欲决死生的证候,诊断意义颇大。在腹部按诊章节里面。

8.紫色腹纹可见于( )

A.腹水

B.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C.小儿

D.经产妇

E.曾经肥胖者

答案与解析: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使皮肤下的弹力纤维断裂,呈多条紫色腹纹。

9.舌有点刺色绛者是( )

A.阴虚火旺

B.热入营血

C.气滞血瘀

D.脾虚湿盛

E.痰浊凝滞

答案与解析:

点刺舌:是指舌上有很多红刺群凸出舌面,好像草霉的果实一样,点刺出现于舌尖或舌边,表示热盛,可见于各种发热感染性疾病或大面积烧伤病人;点刺出现于舌中,多为热毒更盛或热入血分,容易发生休克、神志昏迷。

11.久病、重病呃逆不止,声低气怯者属( )

A.胃气衰败

B.脾胃气虚

C.脾胃阳虚

D.寒邪客胃

E.热邪客胃

答案:A

解析:

逆的病位在膈,病变关键脏腑为胃,并与肺、肝、肾有关。胃居膈下,肺居膈上,膈居肺胃之间,肺胃均有经脉与膈相连;肺气、胃气同主降,若肺胃之气逆,皆可使膈间气机不畅,逆气上出于喉间,而生呃逆;肺开窍于鼻,刺鼻取嚏可以止呃,故肺与呃逆发生有关。产生呃逆的主要病机为胃气上逆动膈。

如果呃逆时断时续,呃声低微,气不得续,饮食难进,脉细沉弱,则属元气衰败、胃气将绝之危重证。脾胃气虚一般是气虚为主要症状表现,胃气衰败是脾胃气虚的进一步恶化。

12.某女,46岁,阴道出血,淋漓不断,已有月余,四肢乏力,此因( )

A.脾气亏虚

B.热伤冲任

C.肾阳虚

D.肾阴虚

E.瘀血阻滞

答案:A

解析:血液在脉道正常运行,除依赖心脏的推动、肝脏的调节,又有赖于脾气的统摄控制,使之循经运行不至溢于脉外。所以脾气充足,则血不妄行。若脾气虚弱,气不摄血而溢于脉外,即所谓“脾不统血”,可出现月经过多、崩漏、便血、皮下出血等慢性出血疾患。脾主四肢肌肉,当脾气亏虚时,脾主四肢的功能减退。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