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产妇,新产后持续高热,小腹疼痛剧烈,拒按,恶露排出不畅,秽臭如脓,烦渴引饮,大便燥结;舌紫黯,苔黄燥,脉弦数。最佳选方是( )
A.五味消毒饮
B.解毒活血汤加银花、益母草
C.清营汤
D.大黄牡丹皮汤加败酱、红藤、益母草
E.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
答案与解析:患者恶露排出不畅,需要祛瘀排脓,清热。
《大黄牡丹皮汤》
【出典】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牡丹皮、芒硝、桃仁、冬瓜子
【功能】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
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者,症见右下腹痛,拒按,甚者局部有痞块,或喜屈右足,牵引则痛剧,或时时发热,汗出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急性阑尾炎之湿热内蕴者殊效,亦可治附属器炎、盆腔炎、输卵管结扎手术后感染等属瘀热结聚者。加败酱、红藤、益母草,可以增强排脓的效果,答案选D比较适宜。
2.下列哪一项不是肾气亏损型痛经的症状( )
A.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
B.月经量少,经色黯淡
C.面色苍白,精神倦怠
D.头晕耳鸣,腰部酸胀
E.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答案与解析:
肾气亏损型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清长,面色晦黯,舌淡,苔薄,脉沉细。
证候分析:肾气本虚,精血不足,经期或经后,精血更虚,胞宫、胞脉失于濡养,故小便隐隐作痛,喜按;肾虚冲任不足,血满溢不多,故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肾精不足,不能上养清窍,故头晕耳鸣;肾亏则腰腿失养,故腰酸腿软;肾气虚膀胱气化失常,故小便清长。面色晦黯,舌淡苔薄,脉沉细,也为肾气亏损之征。长期的气血不畅,面色多为晦黯。
3.李某,女,28岁,停经45天,阴道少量出血l0天,下腹疼痛2天,但逐渐减轻,或头晕神疲,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血压95/60mmHg,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妇查阴道少量血污,宫颈抬举痛,子宫稍大于正常,质偏软,子宫左后方可触及界限不清的包块,触痛。中医证型是( )
A.未破损型
B.已破损型
C.已破损休克型
D.已破损不稳定型
E.包块型
答案与解析:宫外孕尚未发生流产或破裂;已破损根据破裂后的症状,可有休克型、不稳定型和包块型之分。
一、未破损型:由于孕卵在输卵管着床发育,胞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故形成一侧包块,压痛隐痛。孕卵滞于子宫外,生长受阻,故阴道出血时沥,脉弦滑为妊娠之征。
二、已破损型:指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
(一)休克型:孕卵停滞于子宫外,胀破脉络,故突发下腹剧痛,络伤血崩,阴血暴亡,气随血脱,致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或测不到,脉微欲绝或脉细无力。
(二)不稳定型:输卵管妊娠破裂后,时间不长,病情不稳定,有再次发生内出血的可能。脉络破损,伤络而血溢,血不循经而成瘀,瘀血阻滞不通,腹痛拒按,压痛反跳痛,阴道少量出血,腹痛逐渐减轻,血压平稳,脉细微。
(三)包块型:输卵管妊娠破裂时间长,腹腔内出血已形成血肿包块者。络伤血溢于少腹成瘀、瘀积成癥,故血肿包块形成。(陈旧性宫外孕)腹痛逐渐消失,可有下腹坠胀及便意感,阴道出血停止;舌质黯或正常,苔薄白,脉细涩为瘀血内阻。
4.治疗滑胎气血虚弱证的代表方剂是( )
A.寿胎丸
B.胎元饮
C.泰山磐石散
D.归脾丸
E.补中益气汤
答案与解析:
寿胎丸
【功用】补肾,安胎。
【主治】肾虚滑胎,及妊娠下血,胎动不安,胎萎不长者。
胎元饮
【功用】补肾固胎。
【主治】妇人冲任不足,胎元不安不固。
泰山磐石散
【功用】 益气健脾,养血安胎。
【主治】 气血虚弱所致的堕胎、滑胎。胎动不安,或屡有堕胎宿疾,面色淡白,倦怠乏力,不思饮食,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
5.一妇人月经量少,色淡质稀,伴小腹隐痛,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舌淡红,脉细。最佳选方是( )
A.滋血汤
B.两地汤
C.保阴煎
D.归脾汤
E.六味地黄丸
答案与解析:
滋血汤(《证治准绳·女科》)。
人参6g、山药12g、黄芪15g、白茯苓10g、川芎10g、当归10g、白芍12g、熟地9g。
方中熟地、当归、白芍、川芎补血调经;人参、黄芪、山药、茯苓补气健脾,益生化气血之源。合而用之,有滋血调经之效。
归脾汤为补益心脾的作用,但无调经的功效。
6.异位妊娠的病机本质是( )
A.气虚血瘀
B.血亡阳脱
C.气滞血瘀
D.阴血暴亡
E.少腹血瘀
答案与解析:发病机理与少腹宿有瘀滞,冲任不畅,或先天肾气不足等有关。由于孕卵未能移行胞宫,在输卵管内发育,以致胀破脉络,阴血内溢于少腹,发生血瘀、血虚、厥脱等一系列证候。
一、气虚血瘀
素禀肾气不足,或早婚、房事不节,损伤肾气,或素体虚弱,饮食劳倦伤脾,中气不足,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以致孕卵不能及时运达胞宫,而成宫外孕。
二、气滞血瘀
素性抑郁,或忿怒过度,气滞而致血瘀,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不禁房事,或感染邪毒,以致血瘀气滞,气滞血瘀,胞脉不畅,孕卵阻滞,不能运达胞宫,而成宫外孕。
7.感染邪毒产后发热的首选方是( )
A.大黄牡丹皮汤
B.四妙勇安汤
C.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味
D.解毒活血汤
E.保阴煎
答案解析:感染邪毒产后发热的首选方应是解毒活血汤,大黄牡丹皮汤适用于高热不退,烦渴引饮,大便燥结,恶露不畅,小腹疼痛拒按,神昏谵语,苔黄燥,为热结在里,宜急下存阴,选大黄牡丹皮汤加味。
8.下列产后病中,哪些与血瘀无关( )
A.产后腹痛
B.产后发热
C.产后恶露不绝
D.产后抑郁
E.产后缺乳
答案:E
解析: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分娩后乳汁分泌不足,甚或全无者。中医认为多因产后体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肝郁气滞,乳汁排出受阻所致。故本病与血瘀无关。而其他各病都可因血瘀所致。
9.肾阳虚带下过多的治法是( )
A.温肾健脾,固涩止带
B.温补肝肾,固涩止带
C.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D.温补肾气,固涩止带
E.温补肾阳,固涩止带
答案:C
解析:
肾阳虚证主要证候为带下量多,质稀如水,淋漓不断,头晕耳鸣,腰酸如折,形寒肢冷,小腹冷感,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苔白润,脉沉迟。治法是温肾培元,固涩止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