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实践技能中医内科病例

感冒

㈠风寒束表证

①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痰薄色白。

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②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内闭,肺气不宣。

③治法:辛温解表。

④方剂: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㈡风热犯表证

①症状:身热,微恶风,汗泄不畅,头昏胀痛,目胀面赤。咳痰粘黄,咽痛口干,鼻流浊涕。

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②病机: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③治法:辛凉解表。

④方剂: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

㈢暑湿伤表证

①症状:夏令感邪,身热汗少,微恶风,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口粘,渴不多饮,胸闷脘痞,

泛恶。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②病机: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③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④方剂:新加香薷饮加减。

㈣气虚感冒

①症状: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

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②病机: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袭。

③治法:益气解表。

④方剂:参苏饮加减。

㈤阴虚感冒

①症状: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干咳少痰;头昏,心烦,口干。

舌红少苔,脉细数。

②病机: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

③治法:滋阴解表。

④方剂:加减葳蕤汤化裁。

咳嗽

㈠风寒袭肺证

①症状: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

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②病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③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④方剂:三拗汤、止嗽散加减。

㈡风热犯肺证

①症状: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

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②病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③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④方剂:桑菊饮加减。

㈢风燥伤肺证

①症状: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

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②病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

③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④方剂:桑杏汤加减。

㈣痰湿蕴肺证

①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

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②病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③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④方剂: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㈤痰热郁肺证

①症状: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

或有身热,口干而粘,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②病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

③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④方剂:清金化痰汤。

㈥肝火犯肺证

①症状: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

兼症: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②病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

③治法:清肺泄肝,顺气降火。

④方剂: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

㈦肺阴亏耗证

①症状: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口干,日渐消瘦,神疲。

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②病机: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

③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④方剂:沙参麦冬汤加减。

哮病

㈠冷哮证

①症状: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