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医助理医师复习资料:温里药概述及具体药物

温里药概述及具体药物

一:概述

了解:温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本类药物味辛性温热,具有温里散寒、温经止痛的作用,可治疗里寒证,尤以里寒实证为主。

凡属实热证、阴虚火旺、津血亏虚者忌用;孕妇及气候炎热时慎用。

二:具体药物

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

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 花椒、丁香、小茴香。

3.下列药物的功效: 高良姜。

4.下列药物的用量用法: 附子、肉桂、吴茱萸、花椒。

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 附子、肉桂、吴茱萸、丁香。

1.附子

[性味归经]辛、甘,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应用](1)亡阳证: 见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欲绝。(2)阳虚证。(3)寒痹证。宜先煎30~60min以去其毒性。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蘝、白及。

2.干姜

[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心、肺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应用](1)脾胃寒证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2)亡阳证。(3)寒饮喘咳,见咳嗽气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

3.肉桂

[性味归经]辛、甘,热。归脾、肾、心、肝经。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饮火归原。

[应用](1)阳痿、宫冷。(2)腹痛、寒疝。(3)腰痛、胸痹、阴疽、闭经、痛经。(4)虚阳上浮。

煎服时宜后下。畏赤石脂。

4.吴茱萸

[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应用](1)寒滞肝脉诸痛证。(2)虚寒泄泻。(3)胃寒呕吐。

5.小茴香

[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应用]寒疝腹痛,少腹冷痛,痛经;中焦虚寒气滞证。

6.丁香

[功效]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应用](1)胃寒呕吐、呃逆,及食少、腹泻等。(2)胃寒脘腹冷痛。(3)肾虚阳痿宫冷。畏郁金。

7.高良姜

[功效]温中止痛,温中止呕。

8.花椒

[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应用](1)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2)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或吐蛔。(3)湿疹瘙痒,妇人阴痒。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