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是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用药法度,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配伍的“配”,有组织、搭配之义;“伍”,有队伍、序列之义。也就是说,药物只有通过合理的组织,调其偏性,制其毒性,增强或改变原有功能,消除或缓解其对人体的不良因素,发挥其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使各具特性的群药组合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这种运用药物的组合过程,就是药物的配伍过程。
常见的药物配伍形式有:同类相须、异类相使、相反相成、制毒纠偏、引经报使等。
同类相须是指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运用,通过药物之间在某些方面特殊的协同作用而增强疗效。这种协同作用一方面缘于各药效能的相加,另一方面是利用药物的不同特点而加强疗效。如麻黄与桂枝的配伍。
异类相使是指主要功效虽异但作用环节关联的药物配合应用,其中以一种(类)药为主,另一种(类)药为辅,通过辅药对主药的协同作用而提高疗效,或产生新的功效。根据配伍增效的机理不同,又有不同的形式。一是将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配伍同用,藉其共性以协同增效,并利用辅药之个性特长而增强主药的治疗效果。如燥湿化痰的半夏与行气化痰的橘皮合用,能增强燥湿化痰之功效。二是根据阴阳气血以及脏腑相关的理论,利用药物作用上的沟通互补,将主要功效不同的药物配伍同用以增强疗效。如以补血的当归配伍补气的黄芪,有助于加强补血功效。三是根据病机中的病势特点和治法中导邪外出的理论,将针对主因的药物配伍通利透散类药,使邪有去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如以清热的黄连为主配伍导热下行的大黄,“以泄代清”加强清热泄火功效。
相反相成是指性能相反的药物在寒热温凉、升降浮沉、开阖补泻等不同意义上的配伍。在相反配伍中,药物的双方一方面通过相互牵制而制约药物的某种偏性,另一方面又通过互补或相助以增强其疗效,或产生新的功用。主要有寒热并用,即将寒凉药与温热药配伍同用。补泻同施,即将补益与祛邪药配伍同用。升降相随,即将升浮上行之药与沉降下行之药配伍同用。散收同用,即将收敛固表之药与辛散宣发之药配伍同用。刚柔相济,即将药性柔润与药性刚燥之药配伍同用。通涩并行,即将通利之药与固涩之药配伍同用。
制毒纠偏是指在使用某些药性峻猛或者有毒药物时,通过配伍适当的药物以制约其毒烈偏性,从而减轻或消除对人体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如大枣配芫花制约其毒性,甘草配大黄缓解其烈性等。另外,为避免因过用寒凉伤阳、温热伤阴、滋补滞气、攻伐伤正等,常常通过药性或功效相反药物的配伍来缓解或消除药物的偏性,以使方药获得最佳的效用。
引经报使是指利用药物“归经”的特性,针对主治证候的病位,配伍适当的“引经报使”药物,以引导其他药物直达病所,使药力选择性发挥作用以加强疗效。如在治疗肝胆疾病的方剂中配以柴胡为引,在治疗上部病变的方剂中配以桔梗以载药上达,在治疗下部病变的方剂中配以牛膝以引药下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