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复习资料:遗尿症早期症状和辨证治疗

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遗尿症早期症状

诊断原发性遗尿的原则主要为排除继发性遗尿的各种病因。
①病史:注意有无遗传因素,遗尿是否由婴儿开始,后来才出现者及日间有排尿症状者可能继发性遗尿。同时有便秘或神经系疾患者可能继发于神经原性膀胱。
②体检:作全身详细体检,特别注意肛门括约肌张力是否正常,有无脊柱裂,会阴部感觉有无减退及下肢活动是否正常。
③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培养。
④X线检查:平片观察有无脊柱裂,膀胱尿道造影观察有无机械性梗阻。⑤尿流动力学检查:尿流率检查观察有无下尿路梗阻,膀胱内压测定观察有否无抑制性收缩。


遗尿病机的辨证论治

一、肾气不足证的证候、治法、主方

证候 每夜尿床1次以上,醒后方觉,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肢凉怕冷,小便清长,智力较同龄儿稍差,舌质淡,苔白滑,脉沉无力。

治法 温补肾阳,固涩小便。

主方 菟丝子散加减。

二、肺脾气虚、心肾失交证的证候、治法、主方

(一)肺脾气虚

证候 睡中遗尿,日间尿频而量多,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面色少华,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常自汗出。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无力。

治法 补肺益脾,固涩膀胱。

主方 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

(二)心肾失交

证候 梦中遗尿,寐不安宁,烦躁叫扰,白天多动少静,难以自制,或五心烦热,形体较瘦,舌质红,苔薄少津,脉沉细而数。

治法 清心滋肾,安神固脬。

主方 导赤散合交泰丸加减。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