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鹅口疮病因病理
小儿鹅口疮病因主要由于口腔不洁或破碎,感染邪毒所致。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苗,脾脉又络于舌,故发病以口腔粘膜及舌上为多。
鹅口疮临床有虚实之分,实证为心脾两脏积热,循经上行,熏蒸口舌,复感邪毒而发病。属于虚证者,多由于胎禀不足,或病后失调,久泻久痢等,津液损伤,气阴耗伤,虚火循经上炎而发病。
小儿鹅口疮辨证分型
1.心脾积热症状:口生白屑,逐渐蔓延,布满口舌,面赤唇红,烦躁不安,吮乳啼哭,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白腻,脉数。
证候分析:热积心脾,复感邪毒,内外邪合,熏蒸口舌,故口生白屑。心火内炽,火热炎上,故面赤唇红,烦躁不安,吮乳啼哭,大便干结。心移热于小肠,则小便短黄。舌质红,脉数,均为心脾积热之象。
2.虚火上炎症状:口内白屑散在,周围红晕不显,形瘦颧红,手足心热,口干不渴,舌质红少苦,脉细。
证候分析: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久泻,导致肾阴亏损,水不制火,虚火上浮,故面颧发红,手足心热,口内自屑散在,而周围红晕不显等。
舌红与脉细均为阴虚之象。
本病须辨明虚实,临床上以实证占多,虚证较少。虚实与病程也有关,一般病程短者为实证,而病程长,且有慢性疾病伴随,如慢性泄泻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多为虚证鹅口疮。